张红梅,女,汉族,1967年12月1日出生,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马坝镇人,江苏楚东职业技术学校校长。

人物经历

1997年底她创办了“楚东职业技术学校”——全省农村乡镇第一所职教扶贫中专学校。2001—2006年该校先后被确立为“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定点培训机构”、“宁淮合作农村劳动力定点培训基地”、“江苏省劳动力研究会培训基地”、“江苏省扶贫基金会职教扶贫基地”、“江苏省儿童基金会妇女职业技术延伸班定点学校”、“江苏省优秀青年劳务中介机构”、“全国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淮安市贫困户子女致富技能培训基地”;张红梅先后荣获“全国第七届创业之星”、“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女能手”、“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江苏省扶贫明星”、“江苏省青春创业风云人物”、“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江苏省十佳回乡杰出青年”、“江苏省优秀创业女性”、“淮安市十大杰出青年”、“淮安市富民兴淮二、三等功”、“淮安市十佳回乡创业青年”。

人物特写

张红梅在外打工的几年里时常帮助家乡的亲戚朋友找工作,亲戚朋友又通过她为其亲朋好友介绍工作,不经意中她成了一名职介经纪人。在她带出去的上百人的打工者中有文化、有技能、有特长的人加薪升职,没有特长的打工者被辞退返乡或流浪他乡,面对感激和埋怨之声她心有所悟,于是梦想在老家农村办一所农民自己的职校,把农村青年经过严格训练之后再送出去打工,既能出得去、留得住,也能赚到钱该多好。她在半年的调研活动中,看到了农村职教事业的发展前景,同时更坚定了回乡办学的信心。于是1997年12月她终于下定了决心,踏上了回乡创业的快车。楚东职业技术学校的轮廓在她的眼前浮现,教室、操场、设备、教师、学生、工厂,反复跳跃……她也清楚地知道创业路上将有多少困难——资金、招生是困难中的困难,但她坚信: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困难就有办法。

张红梅开始为了筹措办学的大量资金,先请在农行工作的公公帮助办贷款,可是几个月没有回音,向亲戚朋友说好借钱又被婉言拒绝了。她很清楚:不是他们没有这个借贷的能力,而是怀疑她办学的可行性,更不相信她在农村把职教事业干出成就。于是她想到了曲线办学,利用在外打工积蓄说服丈夫筹集6万元资金在马坝镇开办首家服装干洗中心,以“诚信、便民”占领市场,同时从事劳务输出工作,积累办学资金;1999年又卖掉了自己的住房并贷款买下镇文化站四间教室和操场,“文化技能培训中心”终于开办了,有着办班的良好的开局她更加自信了。在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积极支持下,积极扩大办学规模。2001年楚东职业技术学校终于取得了办学许可证,2002年1月18日她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劳务输出十佳经纪人”。2003年度张红梅因业绩突出,被授予“江苏省扶贫明星”,并吸收为“江苏省扶贫基金会理事”,《淮安日报》、《新华日报》、《人民日报》,分别以“梅香飘溢满城”、“红梅飘香”、“打工妹回乡办技工学校”为题进行宣传报道。

2004年6月1日,楚东职业技术学校正式通过市教育局专家组验收,升格为职业中专学校,这意味着办学层次、质量的提高。经市委、市扶贫办审核确立为“淮安市贫困户子女致富技能培训基地”,开设扶贫创业班,让贫困户子女不因贫困而失去学习技术或就业的机会,以合同的形式让贫困生先读书,就业后返还学费,这一举措得到经济薄弱乡村领导的大力支持和肯定。2004-2005年职教扶贫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使学生一次培训、终身受益。毕业生月平均工资达1700元,合格率、就业率和就业稳定率均达100%,2006年分别开设了扶贫培训就业班,让特别困难户尽快脱贫;扶贫创业中专班在校园内开设实习工厂,让贫困生实习,同时赚生活费,推行校企合作;开设妇女职业技术培训班得到省儿童基金会大力支持,在2006年5月28日第七届全国创业之星大会上得到顾秀莲副委员长和回良玉副总理的肯定和赞扬。

参考资料

报春红梅放异彩——记江苏省盱眙县楚东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张红梅.搜狐.202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