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中学
莆田中山中学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最繁华的胜利路新街口,其前身是创办于1924年,莆田涵江区人田春霖、游观澜等人创办的莆田小学,校址设在涵江区古驿道前峰,是一所具有几十年历史的学校。经过几代园丁的辛勤浇灌,学校教学成绩显著,在社会上赢得了高度的赞誉,为国家输送了陈国柱、林汝男、杨杞松、陈光毅、陈兰通、黄克清、郑炳清等一大批优秀人才。悠久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校园文化和浓厚的人文精神,新世纪又赋予她新的时代内涵和蓬勃的现代活力。
办学条件
多年来,莆田中山中学以“创名牌学校,育一流人才”为宗旨,本着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为宗旨,竭诚为莘莘学子提供一流的育人环境,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管理经验,一流的教育成果。学校现有教学班63个,学生4000多人,教职工208人,其中高、中级教师110人,本科教师168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6名。其前身是1924年秋,涵江区人田春霖、游观澜等人创办的莆田小学,校址先设在涵江区古驿道前鳌峰田宅,后迁址兴化府节孝祠内-莆田兴化府城隍庙附近-现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医疗集团旧院区附近。同年10月,增设初中部,改称私立莆田中学(俗称公学),小学部称莆田公学附属小学,后改名莆田私立初级中学迁到福建都城隍庙左边的四贤祠(福建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医疗集团旧区附近)内、二忠祠右边上课。二忠祠,四贤祠前,清乾隆《兴化府莆田县志》载,明朝正德年间壬申(西元1510年)建祠祭祀保卫莆田的莆田市籍贤人陈文龙,陈瓒叔侄,今所专祀二公,有司每春秋致祭。四贤祠,在城隍庙左。明朝成化(西元1465-1487)年间巡按尹仁,祀莆仙籍贤人陈俊卿、蔡襄,名二贤祠,后增艾轩林光朝,改匾为三贤。嘉靖庚申,又增加参政龚茂良,匾改为四贤,有司春秋致祭。万历年间,陈布政陈瑛同明朝尚书陈经邦重修。民国20年,西元1931年,改名莆田私立初级中学。民国25年,私立莆田初级中学(俗称公学),初中部停办,附属小学由国民政府莆田县政府接收,改称县立兴贤小学,
民国28年春季,迁往常太乡洋坑村上课。莆田小学堂,创办于1924年,1936年撤销,1942年复校并改名莆田县私立中山初级中学,1956年莆田县接管改校名为莆田第五中学,1966年因文革停校,1974年复校,1988年又更名为莆田中山中学。1999年秋季高中,初中分别独立分设,初中部、高中部分别独立,乔迁新址,高中部乔迁位于梅山路的前福建高级妇幼卫生学校的地方(福建高级妇幼卫生学校后改制为福建医科大学莆田市分校、福建莆田学院医学部)新址,校名沿用莆田第五中学,初中部恢复中山中学校名,初中部改为私立中山中学,近几年中考屡创佳绩,考上省一级达标校线比率均在55%以上。
新校区开工
2022年6月,莆田中山中学新校区开工。
荣誉与成就
学校与教师荣誉
2002年5月被评为“福建省青少年道德建设研究实验学校”
2005年被评为“福建省课改实验基地校”
2005年被评为“福建省重点体育传统校”
2005年3月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福建省普通初中示范学校”
2006年3月被市教育局评为“05年度学校安全工作先进单位”
2006年9月被区委区政府评为“区先进学校”
2006年11月被市教育局教工会评为“先进教工之家”
2006年12月被市教育局评为普通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优秀学校”
2006年12月被市教育局评为“学校体育先进集体”和“学校艺术先进集体”
2007年被评为荔城区“平安校园”单位
2007年1月被评为“莆田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2007年9月被评为“荔城区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7年9月被区委、区政府评为2006—2007学年度“育人奖”
2008年1月被区教育局、区环保局评为“区绿色学校”。
2008年6月被市教育局、北京市环境保护局评为“市绿色学校”。
2008年7月被评为06-07年度“荔城区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8年7月获第十五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中荣获组织优秀奖。
2008年8月被评为荔城区2007-2008学年度先进学校。
2008年9月被省教工委、教育厅、广播影视集团评为“奥运会教育特色学校”。
2008年10月被团市委评为“莆田市青年志愿者工作先进单位”。
2008年11月被市地震局、市科技学会、市教育局评为“莆田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
2009年3月被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体育局授予福建省学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试点单位
2009年8月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福建省文明学校”
2009年9月被区委、区政府评为2008—2009学年度“区育人奖学校”
2009年12月被市建设局、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领导小组办命名为“市园林单位”
2010年1月被评为2009年度荔城区“平安校园”莆田市诚信教育进校园活动先进单位
2011年被评为“莆田市平安校园典型校”、“福建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福建省第十一届文明学校”等
2013年被评为“莆田市平安校园先行校”
教师荣誉
作为莆田市首批参加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基地学校,中山中学始终走在全市新课程改革的最前列,以“创名牌学校、育一流人才”为宗旨,以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为办学目标,秉持“人本,校本”的管理理念和“为学生搭建成长阶梯,为教师构建成长平台”的办学理念,着力施行“质量立校”、“科研强校”和“特色兴校”三大战略,锐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管理艺术水平,内强素质,外树品牌,积极打造“名师工程”,建立了一支高品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2009年以来,学校教师参加各项教学技能比赛,2位荣获全国二等奖,4位荣获省级一等奖,3位荣获省级二等奖,4位荣获市一等奖,26位荣获区一等奖。学校坚持德育为首,做到爱国主义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人格塑造与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相结合,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推行人性化管理,形成了“文明、勤奋、严谨、求实”的良好校风。
办学成就
中山中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市初中学校稳居前茅,近几年中考屡创佳绩。学校特色教育卓有成效,各科奥赛、体、音、美、信息、读书、演讲等比赛成绩斐然。2009年以来,朱丹、周洪2位同学参加第八届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荣获一等奖(全省仅3位学生),学校第六次荣获了“省重点传统校”田径比赛第一名;艺术比赛共获得11个市一等奖,13个区一等奖;参加全国第十六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获全国三等奖1人(我市仅1位),省优秀奖3人,市演讲比赛一、二等奖各1人,学校被评为“全国组织优秀奖”,是我市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学校。全方位、多层面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协调的发展。
学校也重视校园环境,积极绿化美化校园环境,被评为市园林学校。积极筹资,提升硬件建设水平,对学生电脑更新升级,给每位教职工配备手提电脑,建成了校园信息化工程和多媒体进教室工程,实现了教室现代化、备课信息化,办公网络化。
“春风化雨润桃李,众志成城育英才”,在“文明、勤奋、严谨、求实”的中山精神的鼓舞下,中山人正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拼搏精神续写着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周年校庆标志
标志图案以动感的数字“90”和中山中学校徽作为焦点要素,既有舞动飞扬的飘带,又有祥瑞如意的不死鸟。“90”的造型体现莆田中山中学建校周年的主题。飘动的彩带、展翅的凤凰体现出学校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也寓意学校的灿烂历程和辉煌未来。
标志中嵌有校徽。校徽由“火炬、树木、书本”组成,整体为“中山”字样。上半部整体是书和火炬的综合造型,寓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山精神,勇往直前;下半部为一本打开的书,寓意学海无涯,只有博览群书,才能成就人师。校徽整体又像一艘航行在书海上的帆船,乘风破浪,直驶成功彼岸。
标志右下方为学校校名和英文名。其中“中山”采用孙中山先生的英文名字“SunYat-sen”为译名。因为1942年学校重建时,中国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亲自命名并手书“中山中学”校名,希望学校遵循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遗训。
标志图案以红黄为主色调,整体用色和谐醒目,代表吉祥、奔放、激情、斗志。(如右下角图)
参考资料
好消息!莆田中山中学新校区今日开工啦.今日头条-海峡导报大莆田.2022-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