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姑馆即男妓青楼,最早有关男性性工作者的文献记载,见于宋朝的典籍,两宋京师丶大城市各处,都有数以千丶万计的男妓在风月场所卖淫,其景观蔚为奇观。
概括介绍
明清时期,男性性交易之风更盛,甚至相继出现了大大小小的「象姑馆」(男妓院),历久不衰。清嘉道时期,京城的男性/跨性别性工作者更进占八大胡同。
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边界和平,工商业发达,从而滋长了浮华世风。据当时的记载,文人中科举之后马上纳妾,大兴土木建豪宅一时成风,盛宴歌舞,极尽奢侈铺张。江南地区,上及达官贵人,下至商贾文人,嫖娼成风,使娼妓业方兴未艾。与此同时,男妓卖淫的“象姑馆”也应运而生。明末学者沈德福认为,1429年,朱瞻基的禁娼令使部份官员转向年轻男性取乐。到了万历年间,男娼业发展其势之盛,直逼他们的女性对手。
男性/跨性别性工作者,古已有之,只是由于主流社会社会对男人出卖色相和肉体极为鄙视和厌恶,认为男妓现象是对男性地位及尊严的莫大侮辱,所以或是视而不见,又或是严加打压,但无论怎样,男性/跨性别性工作者一直以奇幻而灿烂的表现/服务形式,存在于历史的洪流中,长久不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