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萌,字木之,出生于1982年6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

2012年,李海萌负责主持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课题《乡村文化与阳新采茶戏研究》。2020年12月19日,李海萌的民俗音乐作品专辑首发仪式在湖北师范大学举行。2024年9月,李海萌被任命为湖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李海萌创作的作品《崂山道士》《天女的敦煌》《悖》等获多个奖项。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李海萌,出生于1982年6月。童年启蒙于笙,继而转习三弦琴京胡等其他乐器,其大学毕业于武汉大学

工作经历

2006年,李海萌在期刊《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发表学术文章《浅谈河南大调曲子板头曲三弦演奏的若干特点——兼谈三弦演奏风格的分类》。2012年,李海萌负责主持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课题《乡村文化与阳新采茶戏研究》。2015年,李海萌所编著的书籍《木之民族器乐作品选(个人音乐作品选集)》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

2020年12月19日,由武汉音乐家协会主办,武汉音乐家协会高校笛箫爱好者联谊会与多所在鄂高校艺术类院系联合承办的“湖北高校民族管乐青年教师公益巡演”系列音乐会在湖北师范大学举行,李海萌、付传利等演奏家带来精彩演奏。此外现场还举行了李海萌的民俗音乐作品专辑首发仪式。

2022年9月29日,黄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七次会员大会在市群艺馆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和主席团,李海萌当选主席。同年10月,《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立项名单》公布,李海萌申报的《长江中下游“雅集型乐种”研究》项目喜获一般项目立项。2023年11月,李海萌受聘为泰国玛希隆大学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24年9月,李海萌被任命为湖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研究方向

李海萌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艺术教育,包括笙演奏及教学研究以及音乐文化现象研究,包括传统音乐研究、曲艺研究、社会音研究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社会职务

社会活动

2024年10月3日至6日,湖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李海萌教授带领张宇、陈雨凡等4名研究生前往邓州市参加“第四届曲林大会(大调曲子)联谊会”活动,并开展田野作业。

2024年8月12日,湖北省文联、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新时代民俗音乐传承发展座谈会”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召开,李海萌应邀参加,并做交流发言。李海萌立足于长期的田野实践进行发言。他认为,要立足于民歌是传统的当下面貌进行民歌研究,更要立足于民歌是当下生活“活”的一部分去看待传承与发展。要坚持守正创新,辩证的看待民歌的“变”与“不变”,弘扬民歌文化的优势,将民歌文化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反映现实生活,歌颂新时代;将民歌文化与旅游深入结合,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旅融合之路;将民歌文化与生活、民俗紧密融合,打造民歌适用的生态,走好民歌的传承发展之路。

科研成果

个人作品

主要著作

以上内容来自参考资料:

主要论文

所获荣誉

李海萌创作的作品《崂山道士》《天女的敦煌》《悖》等获多个奖项。

参考资料

李海萌.湖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2025-04-20

人类学视野下的大调曲子研究 图书 .湖北师范学院.2025-04-20

李海萌 成果数据库.湖北社会科学网.2025-04-20

“湖北高校民族管乐青年教师公益巡演”即将启动,首场音乐会12月19日走进湖北师大 .武汉高校笛箫联谊会.2025-04-23

湖师党干〔2024〕8号 关于邵幼岩等10名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湖北师范大学.2025-04-20

李海萌副教授担任黄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湖小音.2025-04-20

我院李海萌老师获批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 .湖小音.2025-04-20

我院两位教师受聘为泰国玛希隆大学博士生导师.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25-04-20

音乐舞蹈学院师生组队赴河南参加第四届曲林大会 .湖小音.2025-04-20

李海萌教授应邀参加湖北省新时代民歌传承发展座谈会.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25-04-20

李海萌.中国知网.2025-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