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窑遗址,是2009年3月12日在浙江奉化区尚田镇下宅弄村发现的古代窑址群,这个窑址群的年代大约在晚唐到北宋期间,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是中国青瓷窑遗址之一。
简介
越窑始于东汉,盛于晚唐、五代十国、北宋早期,衰于北宋晚期,至南宋时停烧。烧造历史长达千年之久,展现了越窑从创烧、发展、鼎盛到衰落的整个历史轨迹,素有“露天青瓷博物馆”之称。越窑青瓷历来是慈溪市旅游的一张重要名片,此次入选中国世遗预备名单,必将提高慈溪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该市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
发掘
2009年3月12日,在浙江奉化区尚田镇下宅弄村发现古代窑址群,发掘古窑址群共6座,均为龙窑,是中国青瓷窑遗址之一。
窑场依山相邻而建,炉体为长条形,残长5至30米之间。经过两个多月的考古发掘,一个古代窑址群于2009年3月12日在奉化市尚田镇下宅弄村呈现全貌。
根据遗址出土瓷器判断,这个窑址群的年代大约在晚唐到北宋期间,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其中发掘的唐朝越窑青瓷是迄今为止宁波市发现年代最早的。
出土器物
出土器物有碗、壶、瓶、盘、罐等及大量窑具,具有烧造时间长、规模比较大等特点。
考古分析
宁波是越窑青瓷的故乡,宁波地区的越窑烧制开始于汉代,停烧时间大约在北宋晚期,宁波地区各地分别发现了不同时期的越窑窑址。而古窑选址一般要依山而建,附近有合适的水源以及选取烧制瓷器的瓷土,而下宅弄村的地形正好适合建制窑场的条件。
宁波青瓷窑遗址入围世遗预备名单
宁波两大“宝贝”:青瓷窑遗址、海上丝绸之路这次也“榜上有名”,分别排在名单的第18位和第16位。其中,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并列。“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才有资格被推荐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宁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徐炯明说,“这只是申请世遗的一个入门门槛,距离申遗成功还有一段距离。”按照世界遗产申报的趋势和要求,今年更新的名单尽量吸纳了申报积极性高、遗产价值突出、保护管理状况良好的遗产项目,剔除工作长期停滞的项目,比上一版增加10个,其中新增项目共25个,涵盖了古建筑、考古遗址、文化景观等多种文化遗产类型。
龙泉窑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清代,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它的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2009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龙泉青瓷文化的传播和推广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而青瓷窑遗址(由慈溪市、龙泉市联合申报)项目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对发展青瓷产业和发扬青瓷文化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将进一步扩大龙泉青瓷知名度,促进龙泉窑的保护和利用,使龙泉青瓷文化更加完整地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