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屑结构
粒屑结构是指岩石碎屑的颗粒大小相对一致的一种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常见于火成岩,其中包含碎屑和胶结物,这些组成部分能够提供有关岩石形成条件的信息。
形成过程
粒屑结构主要形成于碳酸盐岩中。其形成过程如下:首先,在水动力较强的环境中,如浅海、潮汐带等,生物碎屑、内碎屑、鲕粒等粒屑物质形成。生物碎屑来源于生物骨骼等破碎物;内碎屑是已沉积的碳酸盐岩受波浪等作用破碎再沉积而成;鲕粒则是在动荡水体中,围绕核心由化学沉淀形成。这些粒屑物质经搬运后沉积下来,接着被灰泥等细粒基质充填,最后经过压实、胶结等成岩作用,形成具有粒屑结构的碳酸盐岩。
特征
粒屑结构的特点在于其颗粒的尺寸分布较为均匀。这种结构不仅存在于沉积岩中,也可见于火成岩。通过分析粒屑结构中的碎屑和胶结物,可以推断出岩石的成因背景。
参考资料
碳酸盐岩粒屑结构-金锄头文库.金锄头文库.2024-11-07
藻类石灰岩.地球科技与技术学院.2024-11-07
竹叶状灰岩.地球科技与技术学院.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