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鲊埠回族乡

鲊埠回族乡

鲊埠回族乡是益阳市桃江县的下辖乡,也是益阳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位于桃江县资水段北岸,与大栗港镇隔河相望,东邻三堂街镇,西邻武潭镇,北与汉寿县丰家铺乡接壤。截止2023年12月,下辖8个村1个社区,总人口22677人,其中回族人口9950人,乡政府驻地位于鲊埠回族乡车门村。

鲊埠回族乡地处丘陵地带,资江自马迹塘镇入境,于境内最南部流过,流长8.4公里,于陶公庙村流人大栗港镇。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三山夹两盆地形。境内最高峰蒋家寨位于西北部,海拔为320米;最低点鲊埠渡口,海拔195米。鲊埠回族乡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凉,1月平均气温4.7℃,7月平均气温26.8℃,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5-7月。鲊埠回族乡在新中国成立前为鲊埠乡。新中国成立初为拨云、车门两个乡。1956年建立车门回族乡。1958年改称鲊埠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为鲊埠乡,同年9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鲊埠回族乡。

鲊埠回族乡曾先后荣获国、省、市、县级荣誉称号44项;2011年11月,被湖南省民委授牌为“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2015年3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2022年,鲊埠回族乡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5.3亿元,实现税收收入2838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人均纯收入达3.5万元,人均GDP突破11万元。

历史沿革

1949年8月,鲊埠为益阳县八区辖地;1951年9月,为桃江县六区辖地;1956年7月,设车门塅乡,12月,改为车门塅回族乡;1958年10月,改为跃进人民公社;1959年1月,与火箭公社(现武潭镇)合并为武潭人民公社;1961年7月,划为鲊埠公社,7月,划归武潭区管辖;1984年3月,改为鲊埠乡,9月,鲊埠回族乡正式成立;2008年6月,实行大村制,将18个村合并成为9个村。

地理环境

域境位置

鲊埠回族乡位于东经111°49'25.49",北纬28°33'31.98",地处桃江县资江北岸,东与三堂街镇接壤,南与大栗港镇相连,西与武潭镇毗邻,北与常德市汉寿县丰家铺乡为邻。辖区东西最大距离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0千米,总面积48平方千米。其中陆地46平方千米,占95.8%;水域面积2万平方千米,占地面积4.2%。乡人民政府门村塅村1号,距县城55千米。

地形地貌

鲊埠回族乡地处丘陵地带,资江自马迹塘镇入境,自境内最南部流过,流长8.4千米,于陶公庙村流入大栗港镇。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三山夹两盆地形。境内最高峰蒋家寨位于西北部海拔为320米,最低点鲊埠渡口海拔195米。

气候

鲊埠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凉,1月平均气温4.7℃,7月平均气温26.8℃。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5月至7月。

水文

境内河道属资江流域,流域面积达8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一级河资江,总长8.4千米;二级河颜溪、碧螺港等两条,总长14.5千米。河流总长度22.9千米,河网密度0.5千米/平方千米。资江为境内最大河流,流经鲊埠社区、筑基仑新村、陶公庙村,流域面积为3.7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颜溪、碧螺港等。

行政区划

鲊埠回族乡下辖1个居委会、9个村民委员会、188个村民小组。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21377人,其中回族共9653人,占45.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45.4人。

辖区总人口18818人(2017年)。

截止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为15411人。

民族融合

鲊埠回族乡回、汉两族长期间居,在这块4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同绘制着鲊埠的美好蓝图。近几年来,该乡以构建“小康鲊埠、平安鲊埠、活力鲊埠、和谐鲊埠”为总目标,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推进民族团结起了重要作用。

经济

近几年来,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人民找准民族乡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一手抓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一手抓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工程。各项事业在全面发展中更有新的突破,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特别是1999年开始对瓦鲊公路进行硬化,争取各级支持和群众集资共200多万元。全乡境内有县级公路8公里,乡级公路24公里,村组之间已形成了公路网。

1995年全乡通过多种渠道筹资,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开通了全乡程控电话,成为了全县最早实现村村通电话的乡镇。1985年以来,全乡发动多方集资,筹资硬化或修缮了集镇路面,集镇设施基本配套,并已制定了集镇建设十年规划。一个以鲊埠街、江家坝、花园台、乡政府周边为中心,以瓦鲊公路为辐射线的新型集镇和中心村建设为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乡镇企业

民营企业蓬勃兴起,至今,全乡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已达146家,其中乡办企业2家,私营企业144家,从业人数达6000多人,固定资产达到84600多万元,实现产值165000多万元。特别是新扶持的竹制品厂、木胶板厂、装饰材料厂与食品加工厂等几十家民营企业迅速崛起,使鲊埠成为了中国南方最大的细木工板生产基地。

招商引资

今年上半年,益阳桃江县鲊埠回族乡依托扎实的措施和优质的服务,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据悉,1至6月,该乡共引进到位资金5000多万,同比增长117%,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的200%。

交通

鲊埠回族乡交通便捷,按二级公路标准修建的省道S205和省道S317贯穿全境,在本乡花园台相交,其中S205为水泥路面,往北至常德太子庙上长常高速方便快捷,往西至武潭上二连浩特-广州高速公路距离更短;S317双双沥青路面,往东至桃江益阳。S205、资北公路双向车道公路过境,总长15.4千米。有县乡级公路4条,总长22.1千米。2011年末客运车辆20辆,年客运量达10万人次,货运车辆42辆,年货运量达150万吨。

社会

邮政电信

2011年有邮政网点1个,全年征订报纸0.5万份,杂志1000册;电信服务网点7个,固定电话用户2187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44.6%;移动电话用户达4672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95.4%。

教育事业

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率和升学率达100%,中学毕业率达96%。

参考资料

桃江县鲊埠回族乡是益阳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全乡总面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4-03-07

鲊埠 别样风情回族乡.益阳市人民政府.2024-03-07

鲊埠回族乡荣获第十一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腾讯网.2024-03-07

鲊埠回族乡人民政府机构职能(2022.7).桃江县人民政府.2024-03-07

益阳市桃江县鲊埠回族乡.中央民族干部学院网.2015-02-08

桃江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第二号).政府网.2021-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