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台(protoplatform),这一概念最早由马杏垣等人在1961年提出,指的是早元古代末期由于雏地槽褶皱的封闭而形成的一种稳定地块。这些地块在晚元古代时期已经具备了地台基底的基本特征,因此被称为原地台。

形成过程

原地台是在早元古代末期,随着雏地槽褶皱的封闭,以及随后与雏地台的焊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个时期的稳定地块不仅面积有所增加,而且已经呈现出地台基底的初步形态。

特征

原地台的主要特征在于其稳定性,它们在晚元古代时期就已经具备了地台基底的基本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