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绣线梅滇东变种为灌木,叶片卵形至卵状长椭圆形,长5-11厘米,宽3-6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稀宽楔形,边缘有重锯齿,常不规则分裂,稀不裂,两面无毛或在下面脉腋有柔毛;叶柄长7-15毫米,微被毛或近于无毛;托叶线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或急尖,全缘,长0.8-1厘米,早落。产云南省东北部,海拔2000米。
物种信息
种中文名:中华绣线梅滇东变种
种拉丁名:Neillia sinensis Oliv. var. duclouxii (Card.ex J.Vidal) Yü
种别名:滇东中华绣线梅
组中文名:短伞花序组
组拉丁名:Sect.Glomerati Nakai
属中文名:绣线梅属
属拉丁名:Neillia
亚科拉丁名:Spiraeoideae Agardh
科中文名:蔷薇科
科拉丁名:Rosac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国内分布:产云南省东北部,海拔2000米。模式标本采自昭通市。
中国植物志:36:091
形态特征
叶片卵形至卵状长椭圆形,长5-11厘米,宽3-6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稀宽楔形,边缘有重锯齿,常不规则分裂,稀不裂,两面无毛或在下面脉腋有柔毛;叶柄长7-15毫米,微被毛或近于无毛;托叶线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或急尖,全缘,长0.8-1厘米,早落。顶生总状花序,长4-9厘米,花梗长3-10毫米,无毛;花直径6-8毫米;萼筒筒状,长1-1.2厘米,外面无毛,内面被短柔毛;萼片三角形,先端尾尖,全缘,长3-4毫米;花瓣倒卵形,长约3毫米,宽约2毫米,先端圆钝,淡粉色;雄蕊10-15,花丝不等长,着生于萼筒边缘,排成不规则的2轮;心皮1-2,子房顶端有毛,花柱直立,内含4-5胚珠。果长椭圆形,萼筒宿存,外被疏生长腺毛。花期5-6月,果期8-9月。
叶片分裂较浅,裂片先端急尖或圆钝,花梗长1-2毫米,萼筒长7-8毫米,具稀疏腺毛,萼片先端短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