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左江归龙斜塔

左江归龙斜塔

左江归龙斜塔(外文名:Zuojiang Leaning Tower),又名左江斜塔、镇龙塔、镇海宝塔、水宝塔,始建于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江州区太平镇大村附近左江河道中鳌头山岛上,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世界八大斜塔之一。

左江归龙斜塔最初只有3层,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太平府知府徐越加建两层。1937年左江发洪水,塔的底层西北方曾被洪水冲塌一角,1955年再次被洪水袭击,缺口增大。1983年,崇左县文物管理所将缺口补修,并对塔顶进行维修。2008年,台风“台风黑格比”带来洪灾,造成斜塔基座一处开裂。2024年9月,受超强台风摩羯座影响,左江斜塔被洪水包围。左江斜塔倾斜塔底层直径5米,塔总高23.18米(塔身18.28米)塔身成八角面体,塔内有螺旋形阶梯通塔顶。它既是建筑也是文化,凝聚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工艺上的高明和智慧。

1992年,左江归龙斜塔被公布为崇左县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斜塔被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比萨斜塔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命名

左江每临雨季,波涛翻滚,浪花飞溅,响声如雷,江水形成巨大漩涡,常吞沿过往舟船。每当台风袭击,洪水泛滥,灾祸不断,古人以为有妖龙作孽,建塔镇之,故早期取名为“镇海宝塔”。左江归龙斜塔因塔体倾斜而得名,该塔又名归龙斜塔、镇龙塔、水宝塔,现代名左江斜塔、崇左斜塔,当地人俗称歪塔。

历史沿革

左江归龙斜塔为太平知府李友梅于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开始建设,至崇祯二年(1629年),先建了三层。到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当时的太平知府徐越又加建了2层。1937年左江发洪水,塔的底层西北方曾被洪水冲塌一角。同年4月1日,左江地震,震中在灵山,有6.75级,斜塔未受影响。1955年,左江归龙斜塔再次被洪水袭击,缺口增大,但塔身依旧岿然不动。

2008年,台风“台风黑格比”带来罕见洪灾,冲毁左江归龙比萨斜塔景区停车场及石板道,淹没斜塔第一层,造成斜塔基座一处开裂,护栏部分损毁。同年,为保护斜塔和保障游客人身安全,游客被禁止登塔。2024年9月10日,受超强台风摩羯座影响,崇左市左江江州段、龙州段水位暴涨,屹立于左江的左江斜塔被洪水包围。

地理位置

左江归龙斜塔位于崇左市江州镇太平镇大村附近左江河道中一座叫鳌头山的小岛上,东近杀狗岭,西望半边山。

建筑特征

左江归龙斜塔是座小巧的塔,一层设正门、侧门和一扇窗;以上各设两扇窗,塔顶八个角各挂有风铃。塔底层直径5米,塔总高23.18米(塔身18.28米)塔身成八角面体,塔内有螺旋形阶梯通塔顶。设计时考虑到江心风力、水势及地基等因素而特意设计成:塔的第一层东西高度为砌砖45块,西面高度为43块,两者高度相差2块砖,人为地使塔身向西南偏西方向倾斜52°16′30″,倾斜度为4°24′64″,水平偏位1.41米。

除了塔身倾斜,左江斜塔的构造还有不少奇特的地方。塔基底层的南面和西南面,各开一道拱门。登塔的楼梯是螺旋梯,盘绕至塔顶,都是用青砖砌筑而成,楼梯很窄,有好几个地方要半斜着身子才能通过。从第二层开始,塔身自北到西到东到南,都依次开有透风窗。在塔里越往上爬,塔梯越显得矮和窄,塔的倾斜感就显得特别明显。楼梯两侧都被塔壁加固护住。而内壁合围形成圆空心。整座塔就像一个圆空心的柱子。在所用材质及密度相同的情况下,空心的圆柱体是最强的结构,支撑力最好,比方柱、三角柱还要坚固。

相关传说

传说古时候,左江中有一条妖龙,凶恶残暴,时常兴风作浪,翻船溺人,使得来往于左江上的船家人心惶惶。一个名叫水宝的小伙子不忍心看人们葬身龙腹,凭着一身好武艺,来到左江,在神仙的指点下,斩杀了妖龙,为民除了孽害,使左江恢复了平静。当地村民和过往船家为了纪念水宝杀龙除害的壮举,便共同捐资在江心岛上建了这座塔,取名归龙塔,又因其四面环水而取名水宝塔。

另有传说,在明朝天启元年间,左江上游的龙州河里有一公一母两条妖龙,它们凶狠暴虐,欺压水族。一次,河中的大蚌姑娘吐出一颗发亮的夜明珠,引得妖龙一直追到崇左左江的大滩上。妖龙找不到宝珠,便隐藏在江底深潭的洞穴里,时常出来兴风作浪,使过往的船户客商船沉人亡。当时的知府约同地方士绅捐资建塔镇压,但没有建成。一天,知府的千金素梅带丫环梅香乘船去左州金山寺进香,被妖龙掠去,并欲将其强迫为妾。素梅不肯,被毒打后丢弃在大滩上,幸得附近村屯一名叫韦丰的壮族男青年相救,随后,两人互生情愫。但知府看不起出身贫寒的韦丰,在素梅的一再恳求下,知府答应招韦丰入赘,但前提是韦丰必须先把妖龙杀了。有情人天不负,一天,睡梦中的韦丰在朦胧中得到一位老人的指点,用狗肉制成香饵,把老人给的弯钩和药粉藏在其中抛进左江。公龙果然中计上钩,被韦丰杀死。公龙死了,但母龙仍然在兴风作浪。韦丰和素梅要求知府佛塔来镇压母龙。宝塔建成后压在母龙身上,母龙想掀翻宝塔,但力气不足,只掀起塔的一边就死了。于是好端端的一座塔就变成了比萨斜塔

开发与保护

新中国成立后,崇左市人民政府多次拨款维修左江归龙斜塔。1983年初,崇左县文物管理所将缺口补修,并对塔顶进行维修,在塔的基座上加修围栏,便于游人登临。1992年,左江归龙斜塔被公布为崇左县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左江归龙斜塔被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国家文物局拨款30万元,崇左县配套3.5万元,对左江归龙斜塔进行第二期抢救性保护维修,完成了斜塔的基础整体加固,高强砼箍对塔身的加固,塔身内外裂缝的修补,修补替换已风化青砖和塔刹的局部复原、塔身抹灰复原等。为保护比萨斜塔和保障游客人身安全,从2008年起,游客被禁止登塔。2012年,崇左市文物局筹资200多万元,修复了左江归龙斜塔景区石板道,扩建停车场、大门、厕所等配套设施。2017年,该塔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9年10月,左江归龙斜塔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价值意义

左江丰水季节时江水湍急,左江斜塔所在的鳌头山是一个急转弯的湍流,水急浪大,许多过往船只船翻人亡。古人以为有妖龙作孽,建塔以镇之。该塔既寄托了壮族人民希望洪水不再肆虐, 鳌头岛之下不再有船遇难的美好愿望。亦是左江航运线上的重要地标,自建成至今就一直发挥着引航的作用,也为研究清代崇左市地区建筑史、民族风俗以及左江航运发展史提供了实物例证。

左江斜塔倾斜的设计是为了防御自然灾害,经历了无数次洪水侵袭而屹立不倒,曾也作为灯塔,在航运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石砖砌成的石塔,既是建筑也是文化,凝聚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工艺上的高明和智慧。左江斜塔与苏州虎丘塔、绥中县塔、松江区护珠塔、湖北当阳铁塔、意大利比萨斜塔、德国肯道塔、威斯敏斯特宫方塔共誉为世界八大斜塔,在世界八大斜塔中,其它七座斜塔均因地基沉陷、地震或设计失误而倾斜,而左江斜塔,却是当年建筑工匠考虑到江心风力和地基特殊等因素而精心设计建造的,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有意建斜,且唯一建在江中的斜塔。以似斜非斜、四面皆斜、斜而不倒之奇扬名,显示了古代工匠杰出的智慧和建筑才能。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Leaning Towers of China.China.org.cn.2024-09-11

屹立在激流中的宝塔——左江斜塔传奇.崇左宣传微信公众平台.2024-03-19

崇左:左江斜塔被洪水包围 未来两天水位将缓慢回落.广西网络广播电视台.2024-09-11

她为崇左“降龙镇水”,屹立左江400年不倒!.百家号.2024-09-11

左江归龙斜塔的“国宝档案”.微信公众号.2024-09-11

【文化中国行】左江斜塔“斜而不倒”的“神”与“奇”.腾讯网.2024-09-11

左江归龙斜塔.广西崇左市江州区人民政府.2024-09-11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国家文物局.2024-03-19

赶快来围观“会说话的”国宝——左江斜塔.左江日报微信公众平台.2024-03-19

守望左江400年的斜塔为什么是斜的?答案你可能想不到.微信公众平台.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