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内容
燕人刘君函三令池阳,困长官诛求,弃而授徒江淮间,尝语余曰:“吾始不知吏之不可一日以居也。吾百有四十日而去官,食知甘而寝成寐,若昏夜涉江浮海而见其涯,若沈疴之霍然去吾体也。”夫古之君子不以道徇人,不使不仁加乎其身。刘君所行,岂非甚庸无奇之道哉。而其乡人往往谓君迂怪不合于中庸,与亲呢者则太息深[矉把左边的目换成日],若哀其行之迷惑不可振救者。虽然,吾愿君之力行而不惑也。
无耳无目之人,贸贸然适于郁栖坑阱之中,有耳目者当其前,援之不克,而从以俱入焉,则其可骇诧也加甚矣。凡务为挠君之言者,自以为智,天下之极愚也,奈何乎不畏古之圣人贤人,而畏今之愚人哉。刘君幸藏吾言于心,而勿以示乡之人,彼且以为诪张颇僻,背于中庸之言也。
作品注释
- 中庸:儒家的道德观念,指处世做人要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 牵:拘泥。俗:世俗之鄙见。
- 循循:顺从而不敢有所违背。
- 苟贱不廉:苟且卑贱不讲廉耻。
- 病于物:为物所病,即陷于贪求物欲而不能自拔。
- 其不然者:指不同于上述“苟贱不廉”的人。
- 自桎:自己约束自己,坚守节操。
- 令:这里用为动词,做县今。“令池阳”即做池州市县令。池阳:清代池州宋时为池阳郡,故称池州为池阳,清池州治所在今安徽省贵池区。
- 困:苦,苦于。诛求:勒索。
- 吏之不可一日以居:不可一日作官。居:任,作。
- “吾百有”句:我当了一百四十天的官就辞掉了。
- 沉疴:久治不愈的重病。霍然:忽然。
- 徇(xùn):曲从。这句意为古代品格高尚的人不丧失原则以曲从于人。
- 甚庸无奇:很平常,没有什么奇特之处。
- 乡人:同乡之人。迂怪:迂腐怪涎。
- 矉(pín):同颦,皱眉头。
- 贸贸然:蒙昧不明的样子。适:到,这里意为掉进。郁栖(qī期):粪池,污秽之地。
- 援:救助。不克:不成。
- 挠:扰乱,阻挠。
- 诪(zhōu)张:欺诳。颇僻:歪门邪道。
作品赏析
在方苞的文集中,直接指斥时政的作品很少,间或有所指斥,也比较含蓄,不露锋芒。这篇文章就是较含蓄地批评吏治的一篇作品。刘函三“困长官诛求”,弃官授徒,并声言吏“不可一日以居”,去官为民,“食知甘”,“寝成寐”,如释重负。从一个廉直之士对官场的厌弃态度,反映了官场的腐坏。文章中对以苟贱奸欺为“中庸”,廉直者反被讥为“迂怪”的世风,也进行了批评。
作者简介
方苞(1668--1749),字凤九,号灵皋,又号望溪。桐城市(今安徽桐城)人。康熙帝四十五年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三馆总裁。长于散文。提倡“义法”“雅洁”,主张文章要有充实的内容,又要注重形式技巧。清代散文流派桐城派的创始人,与姚鼐、刘大槐合称为“桐城三祖”。有《方望溪先生全集》。
参考资料
送刘函三序.识典古籍.2024-10-25
送刘函三序.中华文库.2024-10-25
方苞.中华典藏.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