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大叶马兜铃

大叶马兜铃

大叶马兜铃(学名:Aristolochia kaempferi Willd.),别名南木香、金狮藤、地黄蒲、香里藤、金腰带、痢药草,是马兜铃目马兜铃科马兜铃属的草质藤本植物

形态特征

大叶马兜铃是草质藤本植物;根圆柱形,外皮黄褐色,揉之有芳香,味苦;嫩枝细长,密被倒生长柔毛,毛渐脱落,老枝无毛,明显具纵槽纹。叶纸质,叶形各式,卵形、卵状心形、卵状披针形或戟状耳形,长5-18厘米,下部宽4-8厘米,中部宽2-5厘米,顶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浅心形或耳形,边全缘或因下部向外扩展而有2个圆裂片,叶上面嫩时疏生白色短柔毛;侧脉每边3-4条;叶柄长1.5-6厘米,密被长柔毛。

花单生,稀2朵聚生于叶腋;花梗长2-7厘米,常向下弯垂,近中部或近基部具小苞片;小苞片卵形或披针形,长5-10毫米,无毛,无柄或具短柄,有网脉,下面密被短柔毛;花被管中部急弯曲,下部长圆柱形,长2-2.5厘米,直径3-8毫米,弯曲处至檐部较下部狭而稍短,外面黄绿色,有纵脉10条,密被白色长柔毛,内面无毛;檐部盘状,近圆形,直径2-3厘米,边缘3浅裂,裂片平展,阔卵形,近等大或在下一片稍大,顶端短尖,黄绿色,基部具紫色短线条,具网脉,外面疏被短柔毛,内面仅近基部稍被毛,其余无毛,喉部黄色;花药长圆形,成对贴生于合蕊柱近基部,并与其裂片对生;子房圆柱形,长6-12毫米,6棱,密被长绒毛;合蕊柱顶端3裂;裂片顶端圆形,有时再二裂,边缘向下延伸,有时稍翻卷,具疣状突起。

蒴果长圆状或卵形,长3-7厘米,近无毛,成熟时暗褐色;种子倒卵形,长3-4毫米,宽2-3毫米,背面平凸状,腹面凹入,中间具种脊。

变型

大叶马兜铃存在多个变型,包括:

- Aristolochia dabieshanensis C. Y. 成姓 et W. Yu

- Aristolochia heterophylla Hemsl.

- Aristolochia heterophylla Hemsl. var. linearifolia S. M. Huang

- Aristolochia kaempferi Willd. f. heterophylla (Hemsl.) S. M. Hwang

- Aristolochia kaempferi Willd. f. mirabilis S. M. Huang

- Aristolochia lasiops Stapf

- Aristolochia mollis Dunn

- Aristolochia shimadai Hayata

分布范围

产于中国台湾(台北市)、福建省南靖县)、江苏省镇江市)、江西省庐山)、广东省(潮安)、广西壮族自治区大瑶山)、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兴义市)、云南省昆明市、景东)。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灌丛中,生长于海拔300米至2,400米的地区。

主要价值

本种花型奇特,性强健,园林中可用于小型棚架、篱架、花架等栽培观赏。或用于本属的专类区栽培观赏。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