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常住是佛教术语,主要出现在《涅槃经》中,其中提到有两种途径可以达到涅槃境界,分别是乘门和戒门。乘门所阐述的就是佛性的永恒存在。
解释
佛性常住这一概念在不同的佛学著作中有不同的解释。在《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中,它被描述为一种观念,认为大日如来的涅槃状态并非意味着佛性不存在或变化不定,而是强调了佛性的恒久性和圆满性。这种观点认为,无论是从本性上还是从表象上看,佛性和如来都是同一实体的不同表现形式。《止观》中提到:“涅槃寄灭谈常”,意思是通过涅槃的状态来探讨佛性的永恒性质。而在《辅行》中则指出:“寄应迹灭度,谈法身圆常。”这表明,通过如来的示现进入涅槃,实际上是在谈论法身的圆满和永恒。
其他解释
在《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中,佛性常住被理解为大日如来永远存在于世间,不会发生任何改变。这个概念旨在消除人们对佛性存在的疑惑,强调其稳定性和不可动摇的本质。
参考资料
佛学知识|涅槃四德——常、乐、我、净.搜狐网.2024-10-31
佛说"常住"二字竟有如此不可思议功德.学佛社区网.2024-10-31
佛性常住.佛学大辞典.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