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屯乡
常屯乡,隶属于威县,地处威县东北部,东与常庄镇为邻,南与固献镇、梨元屯镇接壤,西与贺钊镇毗邻,北与侯贯镇相望,距威县人民政府21.6千米,区域总面积75.86平方千米。
明清时期,常屯乡境域分属南宫市、山东省邱县;1984年1月,由常屯公社改为常屯乡,截至2018年末,常屯乡户籍人口为38812人。截至2020年6月,常屯乡下辖31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常屯村福强路1号。
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分属南宫县、山东省邱县。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樟树市。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划归威县。
1949年,属第十区。
1953年,建常屯乡,属四区。
1958年8月,属红星公社,为常屯乡管理区;同年11月,属侯贯公社。
1961年5月,析出建常屯公社。
1984年1月,由常屯公社改为常屯乡。
1996年1月,柳乡并入常屯乡。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常屯乡下辖横河、南辛店、西辛店、东辛店、安庄、褚庄、高公庄乡、南常屯、北常屯、魏寨、史庄、东马庄、东王目、东正店、西正店、东柳、后柳疃、杨庄、西王目、东庄、西邴庄、北京大学城一、北大城二、北大城三、北大城四、南大城、苏村、枣科、亭上、夏家庄、西柳疃31个行政村;下设164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常屯乡下辖31个行政村:南常屯村、高庄村、横河村、南辛店村、西辛店村、东辛店村、安庄村、褚庄村、北常屯村、魏寨村、史家庄村、东马庄村、东王目村、东正店村、西正店村、东柳疃村、杨庄村、西王目村、东邴庄村、西邴庄村、北大城一村、北大城二村、北大城三村、北大城四村、南大城村、苏村、枣科村、亭上村、夏家庄村、西柳疃村、后柳疃村,乡人民政府驻常屯村福强路1号。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常屯乡总人口32326人;另有流动人口1163人。总人口中,男性16777人,占51.9%;女性15549人,占48.1%;18岁以下7596人,占23.5%;19—35岁9116人,占28.2%;36—60岁9051人,占28%;61岁以上6563人,占20.3%;以汉族为主,达32314人,占99.97%;有蒙古、回、苗、彝、满、侗、土家、畬8个少数民族,共12人,占0.03%。2011年,常屯乡人口出生率14.8‰,人口死亡率6.53‰,人口自然增长率8.2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34人。
2017年末,常屯乡常住人口为31551人。
截至2018年末,常屯乡户籍人口为38812人。
2021年6月,威县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公报,常屯乡常住人口26743人。
自然灾害
常屯乡主要的自然灾害有低温、雹灾等。1979年5月15日,发生雹灾,境内600亩棉花、600亩红薯受灾,直接经济损失50.1万元。2011年9月,常屯乡境内连降大雨致使160亩棉花受灾,减产三成以上,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
自然资源
2011年,常屯乡有耕地面积7.12万亩,人均2亩;林地面积0.4万亩。
经济
综述
2011年,常屯乡财政总收入350万元,比2010年增长4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00万元,比2010年增长11%,人均财政收入92元,比2010年增长7%。
2018年,常屯乡有工业企业93个,其中规模以上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5个。
第一产业
2011年,常屯乡农业总产值达到2.2亿元,比2010年增长16%。常屯乡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谷子为主。2011年,常屯乡生产粮食12990吨,人均402千克,其中小麦16005亩,5966吨;玉米11820亩,6000吨。常屯乡经济作物有棉花、蔬菜。2011年,常屯乡棉花种植面积49650亩,产量2234吨,可向社会提供商品棉1990吨。2011年,常屯乡蔬菜种植面积200亩,产量4000吨,主要品种有西红柿、豆角,其中西红柿3000吨,豆角1000吨。常屯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常屯乡生猪饲养量3.5万头,年末存栏1.65万头;羊饲养量2万只,年末存栏1.23万只,牛饲养量1.8万头,年末存栏0头;家禽饲养量61万羽,上市家禽32万羽。2011年,常屯乡生产肉类1403吨,其中猪肉965吨,牛肉115吨,羊肉323吨,禽蛋5425吨;畜牧业总产值0.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8%。
第二产业
常屯乡初步形成了以橡塑制造为主的工业体系,规划了橡塑、商贸物流等产业集群。2011年,常屯乡工业总产值为2.4亿元,比2010年增长10%。2011年,常屯乡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职工16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0.3亿元,比2010年增长30%;销售收入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2家。
第三产业
2011年末,常屯乡有商业网点216个,职工806人。2011年,常屯乡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3亿元,比2010年增长8%;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0.6亿元,比2010年增长9%。
社会
教育
2011年末,常屯乡有幼儿园(所)7所,在园幼儿750人,专任教师25人;小学12所,在校生1840人,专任教师11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00人,专任教师4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7%,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有民办学校1所。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常屯乡有电影放映单位3个,年放映100场次,观众达18000人次;文化专业户8个;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1个,建筑面积50平方米,藏书3000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110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1%,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2人。2011年末,常屯乡有体育场地5处;5个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5%。2011年末,常屯乡有线电视用户数为61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2920小时。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常屯乡有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36所;公立卫生机构床位2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6张,固定资产总值11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6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人,注册护士1人。2011年,常屯乡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5万人次,出院病人0.3万人次。2011年,常屯乡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08/10万人次,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97万人,参合率92.7%;孕产妇死亡率2/10万人次,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均为0。
社会保障
2011年,常屯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73户,人数838人,支出7.04万元,比2010年增长9%,月人均比2010年增长40%;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0人,支出2.76万元,比2010年增长2%;农村五保分散供养54人,支出10.36万元,比2010年增长3%;农村医疗救助33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806人次,共支出4.03万元,比2010年增长10%;农村临时救济902人次,支出6万元,比2010年增长8%。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常屯乡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点35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32千米,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1.2万件,国内异地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信件完成0.5万件,征订报纸0.15万份、期刊0.01万册;有电信企业2家,服务网点16个;固定用户比2010年增加150万户,移动用户比2010年提高5个百分点;光缆线路总长达50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0.18万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0.1万个,宽带接入用户0.1万户,比2010年增加500户。
交通
常屯乡有大庆-广州高速公路过境,境内长5千米,双向6车道,有1个出口,东至清河县,西至106国道;省道邢清线过境,境内长15千米,双向2车道,通往清河,济南市。2011年末,常屯乡有县乡(镇)级公路2条,总长2千米。
文化
地名由来
常屯乡因乡政府驻常屯村而得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常屯乡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梨花大鼓、舞狮、秧歌等,其中梨花大鼓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
威县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公报.威县人民政府.202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