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阳,清华大学水利水电系,教授,博导。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92年洪阳离开家乡北上求学,他是家乡川东南地区自恢复高考以来第一个考进北京大学的人,对此家乡人一直引以为傲,多年后已经成为业内专家的洪阳回乡探望母亲时,家乡的媒体在主动采访中再次提及,希望他继续为年轻一代树立好榜样。

北京大学是洪阳攀登的第一座高峰,父老乡亲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时,他再一次出发了。专业选择上,他看准未来发展的机遇,在北京大学的七年间,相继获得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科学学士和环境科学学院环境规划管理硕士学位。对此,洪阳说:“从小对环境、地球科学感兴趣,国家也很需这方面的研究人员,而且21世纪是全球环境变化的世纪。”在北京大学期间,他于1996年获得北京大学“百川”一等奖学金,1998年获大学生““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北京市青年科学家二等奖,1999年被评为“北京大学研究生学术十杰(理工医科类)”。

1999年,面对留在母校任教还是出国继续深造两个选择,没有停下过攀登脚步的洪阳选择了后者,硕士毕业后他即赴美进入亚利桑那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该校对普通人来说比较陌生,但在洪阳的学科领域里,亚利桑那大学的水文水资源学专业在美国排第一,此外空间科学、天文学和光学常年位居全球前五,是美国国家宇航局(美国航空航天局)的重要太空辅助基地。在这里攻读水文水资源专业博士的同时,他还完成了遥感与空间分析博士专业的学习。“在美国读的专业更具体、更工科化一点,因为研究兴趣的需要,在电子工程系修了遥感空间的另一个专业,拿到一主一副两个博士学位。”读博期间他获得了美国自然科学基金STC研究生奖学金。

从地学到环境规划管理,再到水文水资源和遥感与空间分析,他把自己儿时的兴趣一步一步落到实处,在攀登中明晰了方向,低头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稳步前行。“后来的工作基本上就是这几个学科的交叉,这种交叉学科的研究对自己后来科研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像我们这类大学科,往往是在学科之间的交叉处才更能寻求创新突破”。博士毕业后,洪阳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获得加利福尼亚大学系统“青年科学家奖”(Young Scientist Career Award)。

教育经历

1992/09-1996/07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科学学士

1996/09-1999/07北京大学环境科学学院环境规划管理硕士

1999/09-2003/12亚利桑那大学水文水资源系水文水资源学博士

2001/09-2003/12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电子工程系卫星遥感和空间分析博士

工作经历

2004/01–2005/09,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美国),博士后

2005/10–2007/08,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研究科学家

2007/08–2011/12,俄克拉荷马大学(美国),土木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

2011/12俄克拉荷马大学(美国),土木环境工程学院,终身教授

2010/11俄克拉荷马大学(美国),大气科学与地理学院,兼职教授

2013/01清华大学水利水电系,教授,博导。

开设课程

1)现代遥感水文

2)遥感基本原理和方法

3)雷达水文气象学

主要成就

人物贡献

洪阳教授近五年主持参与研究项目30余个(经费3000万美元),已在国际SCI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220多篇、包括英文学术著作章节20多部(篇),开发了美国航空航天局技术系统3套、NOAA产业化转让技术8项。编著多部全球多卫星遥感反演研究领域重要的书籍,连续两届被推选担任美国卫星遥感降雨专业委员会(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主席;最近连续8年当选为“全球卫星降雨观测计划-TRMM/GPM”科学专家组团队成员;参与了全球地球观测联合系统(GEOSS),主持GEOSS计划中的重点项目。

在多年科研工作中,洪阳教授建立了广泛、实际的国际合作,合作课题涵盖非洲、欧洲亚洲中美洲南美洲。合作并参与了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欧洲航天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国际滑坡协会、政府间国际对地观测组织、联合国及世界气象组织下属的国际降水专家组等多个国际合作研究工作。在国内他与同济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河海大学、中科院、国家气象卫星中心、民政部、水利部等单位长期合作,通过短期讲学、组织国际会议、参与指导课题项目等多种形式积极展开国际学术交流,接收了国内多名博士生、博士后以及青年教授研究员的访问并对其研究进行了悉心指导,发表了30多篇针对中国的研究论文并转让5项技术到中国,促进了中美两国在科研、学术、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

研究领域

水文水资源,遥感水文,水文气象,水文气候,自然灾害研究,雷达卫星遥感研究,地理信息空间分析等。依托清华大学水文水资源研究所和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遥感-水文-气象-气候-社会”的跨学科研究。具体研究方向包括:

1)基于卫星雷达遥感和云计算大数据信息技术的现代水文水资源新理论、技术与应用;

2)多源遥感降雨,土壤湿度,及蒸散综合反演理论方法,地面验证和应用;

3)围绕遥感、水文、气象、气候、人类多系统相结合的观测、模拟和预报;

4)全球和区域水循环模拟集成与洪水干旱实时监测预报;

5)水文气象灾害以及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集成预报,四维遥感资料同化集成技术;

6)气候变化下框架极端环境压力影响和水文生态响应和调整适应;

7)数字流域,智慧城市,智慧地球以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等。

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青藏高原地-空多源降水和总储水量反演同化及其在区域水循环研究中的应用(2015.1-2018.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极端气候下中国水资源对粮食安全影响的风险评估和弹性对策研究(2015.1-2019.1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典型区域多尺度水文暴洪模拟及预警系统的建立(2013.10-2015.3)

社会任职

美国国家气象中心National Weather Center遥感水文气象实验室主任

AGU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遥感降水委员会副主席,主席2006-2013

AGU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水文遥感委员会成员,2013-2015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s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hinese 地球 Sciences,中国地球科学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成员,共同主席,主席,2010

全球卫星降水计划(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ing Mission)专家组成员

担任多个国际核心学术期刊的主编、编委,以及专刊特邀编辑

获得荣誉

2015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授予洪阳教授2015年度宇航局集体成就奖(NASA Group Achievement Award)。

2011Scientific Fellow, Director of NOAA/OAR/National Severe Storm Laboratory

2010Fellow, NOAA/OAR/ Cooperative Institute for Mesoscale Meteorological Study

2008美国航空航天局总部“推动和加速NASA科学研究产品社会化重要贡献奖”;

2007“NASA戈达德实验室大气科学研究突出贡献奖”

2005中国外交部驻洛杉矶总领事馆“杰出华人社区贡献奖”

2004Young Scientist Career Award, University of 加利福尼亚州 Senate, Irvine

2002美国亚利桑那州图森荣誉公民奖

2000-2003美国自然科学基金STC Graduate Fellowship

1999北京大学研究生学术十杰(理工医科类)

1998大学生““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北京市青年科学家二等奖

1996北京大学“百川”一等奖学金

参考资料

攀登是一种习惯.参考网.2021-11-03

简 报.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021-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