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试图从明清两代的社会政治经济、社会性文化思潮、社会心理、社会风尚以及文化市场状况等方面,阐释昆曲兴盛、繁荣和衰败的历史进程和社会原因。

内容提要

中国的昆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昆曲源自元末明初的昆山腔,它是明清社会文化思湖推动下的艺术产物,是明清社会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心理特征的体现。昆曲在明清两代曾经与社会的发展同步,曾经紧紧地扣动时代的脉搏,传达着社会各阶层的心声。

昆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它在明朝初年崭露头角,经过不断地改革而风行天下。从清朝中叶开始,昆曲走向颓败,至清末已衰落不堪,但至今不绝如缕。

目录

总序

闲话扇子等等----话从这里说起

第一章 从昆山腔到水磨调

第一节 摇篮中的昆山腔

第二节 明代中叶的文化生态

第三节 明代中叶的散曲与戏曲

……

参考资料

昆曲与明清社会.京东.2016-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