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是由苏里导演,马烽编剧,李亚林、梁音、金迪、杨洸、刘增庆等人主演的电影,于1959年6月上映。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讲述的是高占武(李亚林 饰)和曹茂林(梁音 饰)不忍看见家乡饱受缺水之苦,提议劈山引水,消息一经传开,就遭到了个性保守的老社长的反对,思想开放的乡党委赵书记明白这是义举,决定使出全力支持。在工作中,曹茂林遇见了回乡女青年孔淑贞(金迪 饰),坠入了情网,他请能言善辩的高占武替自己想孔淑贞表白,没想到遭到了后者无情的拒绝。实际上,高占武也默默的爱慕着孔淑贞,只是他选择将这份感情深深的埋藏在心底。一场意外中,孔淑贞身陷险境,所幸得到了高占武的帮助才捡回了一条命,就此之后,高占武在孔淑贞的眼中变得不一般起来。虽然开山行动中遭遇了诸多不顺和意外,但最终,汩汩的山泉还是滋润了村庄里干涸的土地的故事。
剧情简介
高占武带领青年人复员军人高占武回到家乡,看到家乡缺水的状况,提出引水建议,并在社务会议上引起争论。老社长觉得工程浩大,单靠热情无法实现。村里的年轻人拥护高占武的建议,他们立刻组成志愿队,进驻龙王庙工地,开始了开山引水的艰巨工程。高占武和曹茂林负责打炮眼炸石崖的重要工作,孔淑贞和李克明非常羡慕,也偷偷去打炮眼,差点酿出大祸。孔淑贞认识到错误,与胖嫂担负起照顾同志们生活的责任,同样为工程提高进度做出了贡献。一场意外的雷雨给工程带来困难,高占武鼓励大家。县委赵书记对年轻人的做法给予全力支持。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工程提前完成,清冽的泉水终于流进山村,人们欢呼雀跃,高占武和孔淑贞、曹茂林和小翠在劳动中产生了爱情,李克明在劳动中也得到了锻炼,大家立志要将青春奉献在这片热土。
劈山引水后,接着要在村中修建水电站,得到了公社赵书记的支持。村里办起电气化训练班。李克明完成了水电站图纸的设计任务。并在工作中与外村女青年冯巧英建立了爱情关系。孔家庄修起了水电站,又派克明和淑贞支援邻村电站建设。一天,高占武突然接到淑贞从周村寄来的退婚信。人们认为这是克明搞的鬼。后来才知道这是淑贞在工作中伤了腿后,怕连累占武而写的退婚信。占武得知消息,忙赶去探望淑贞,消除了误会。不久淑贞伤愈回村。秋天来了,孔家庄人喜获丰收,村里的年轻人也在劳动、学习、友谊和爱情中进一步成长起来。
播出信息
发行上映
作品评价
豆瓣:该片描写了一群农村青年立志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为解决水源而劈山引水、继而又建造水电站的宏伟壮举。影片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乡土气息,塑造了一批生动而又令人喜爱的年轻人形象,如勇敢顽强、善恩而沉稳的高占武,朴实忠厚、聪明内秀的曹茂林,开朗热情、倔强能干的孔淑贞和温顺体贴的小翠等等。编导者在该片中追求热烈而又轻松、富有情趣且别开生面的独特基调,使之成为一部轻喜剧影片。它把人物的个性刻画展现在爱情纠葛及生活中,把严肃的思想斗争融合在善意的揄和嘲讽中,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揭示出农村先进与落后、革新与保守的矛盾,描画了年轻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境界。这部影片是新中国建立后反映农村生活的影片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该片插曲《人说山西好风光》和《樱桃好吃树难栽》,以其优美流畅的曲调,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而广为传唱。
影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是新中国反映农村生活的影片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它表现了一群生龙活虎、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用自己的劳动和爱情谱写新生活的赞歌。影片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大胆地采用被弃置多年的多角恋爱模式--高占武、曹茂林、李克明同时爱上了孔淑贞。但创作者在处理这个传统叙事模式时,不落陈套,表现和歌颂了利他主义的恋爱观。创作者还以一种乐观轻松的审美心态来审视与处理那个特定时代(大跃进)人群之间的思想冲突与年轻人之间的爱情纠葛的,使得影片整体上具有强烈的"乌托邦色彩","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也因此成为了当时所有年轻人的向往。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参考资料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豆瓣).豆瓣.202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