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大桥,又称下甸桥,位于中国江苏省无锡市南郊,是一座跨越京杭大运河的桥梁。该桥为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提篮式系杆拱桥,主跨达132米,净矢高33米。桥面宽度40米,设有双向六车道,以及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华清大桥的设计荷载等级为城-A级,人群荷载可达4.5千牛/平方米。

地理环境

华清大桥所在的地区属于长江下游三角洲冲积平原,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特征。该区域平均气温约为15.5摄氏度,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为2.5摄氏度,夏季最热月平均气温为35.8摄氏度。历史上记录的极端最低气温为-12.5摄氏度,而极端最高气温则达到40.4摄氏度。该地区的主导风向为东南和偏东风,最大风速可达20米/秒。桥位处的地貌简单,第四系覆盖层厚度超过95米,主要土层类型为亚粘土。

建筑特点

华清大桥的主桥为净跨132米,净矢高33米的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提篮式系杆拱桥。拱轴线采用悬链线形状,拱轴系数为1.543,净矢跨比为1/4,主桥全长148米。主拱肋为等截面哑铃形钢管混凝土结构,高4米,宽1.5米,由两根直径1.5米的钢管构成。拱脚处设有混凝土实心段,主拱肋内部倾斜14度。拱肋之间设有三道横撑,包括一道X撑和两道K撑。主拱肋的弦管采用直径1.5米的卷制钢管,由于国内当时缺乏相应的热弯设备,因此采用了不超过2.4米长的直管对焊而成。单片钢管拱肋分为五段在工厂预制,随后通过船只运输至现场,使用缆索吊机进行吊装合龙。为确保钢管内的混凝土能够均匀分布并参与受力,每隔1米设置了一道环形加劲钢板。此外,为了避免在泵送混凝土时出现“爆板”现象,拱脚至四分之一长度的部分每隔0.5米设置了角钢加劲肋,其他部分则每隔1米设置了角钢加劲肋,并沿高度方向设置了三道拉杆。为了适应主拱肋的吊装和侧倾施工需求,在拱脚上方设置了临时球形支座。为了抵消拱肋所产生的巨大水平推力,设置了柔性系杆,每片拱肋对应十二束22*15.24毫米的钢绞线,系杆穿过拱肋并通过π形混凝土防护板保护,最终锚固于主墩上。系杆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镀锌钢绞线制成,配有大型可更换式锚具。吊杆间距为5米,除了靠近拱座的最短吊杆采用163*7高强镀锌平行钢丝外,其余吊杆均采用109*7高强镀锌平行钢丝,标准强度为1670兆帕。吊杆采用热挤聚乙烯防护,锚具采用冷铸镦头锚。考虑到桥面宽度和横梁跨度较大,横梁采用钢箱梁,梁高1.8米。为确保桥面系现浇固结段混凝土与钢横梁紧密结合,在钢横梁顶部焊接了锚固钢筋。系杆支承架焊接在钢横梁上。纵梁跨度为5米,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π形梁,先简支后固结。在施工期间,未设置临时系杆,因此主墩和基础按照施工时不设置临时系杆的情况进行了设计。主墩为双壁墩,分离式承台,群桩基础,承台厚度为3米,每个主墩对应单片拱肋设有九根直径1.5米的钻孔灌注桩,总共十八根直径1.5米的钻孔桩。

历史沿革

华清大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5年,当时建造的是下甸桥。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交通流量的增加,原有的下甸桥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于是,在2004年9月,华清大桥正式建成通车,成为一座新的交通枢纽。华清大桥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当地的交通状况,还提升了城市的形象。2006年,为进一步保障苏南运河的航运安全,华清大桥旁的船舶交易中心被迁移到锡北运河

参考资料

通知!明起 临时封闭!|华清|内环|蓉湖|运河|中山路|五爱路_....网易.2024-08-12

蓉湖大桥华清大桥封桥维修 下月底将焕新登场.无锡新传媒网.2024-08-12

年无锡市梁溪区清宁大桥、华清大桥桥下空间品质提升工程-办理结果公示.采招网.2024-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