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式高射机枪
85式高射机枪(anti-aircraft machine gun Type W-85),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代12.7毫米口径高射机枪。
85式高射机枪是基于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由于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地面部队连级装备的7.62mm机枪火力无法压制反击,以及减轻77式12.7mm高射机枪质量等需求而立项的。这项改进工作是从1981年开始的,最后于1985年设计定型,并大量装备部队。
85式高射机枪全重40公斤,有效射程达到1600米,弹容量60发。该机枪是在77式高射机枪的基础上简化机构,进一步减少质量而成的。其既可为车载机枪,也可安装在三脚架上使用。该机枪由枪身、枪架和瞄准装置三大部分组成。采用了钛合金材料制成的双室冲击式枪口制退器,相比77式12.7mm高射机枪的制退器质量要更轻。由于改进了三脚架,85式高射机枪两个后架采用扁形方钢结构,从而使枪架质量减至11.2kg。
85式高射机枪具有包括重量轻、结构简单、射击故障少在内的诸多优点。就中国国内而言,85式高射机枪多装备于快速攻击车以及水面舰艇上;就国际而言,85式高射机枪的出口型是W95式12.7毫米重机枪,在斯里兰卡、马里、科特迪瓦(象牙海岸)也都有所应用。2015年10月,在伊朗警用器材与安全防护博览会上,85式高射机枪作为参展武器,有所亮相。
发展历程
研制背景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由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地面部队时常遭到越南军队12.7mm高射机枪平射火力的阻击,而当时中国军队连级装备的7.62mm机枪火力无法压制反击。战争实践表明,进一步减轻77式12.7mm高射机枪的质量,并将其装备到营连级部队势在必行。
研制历程
85式高射机枪的改进工作从1981年开始。由朱德林率领的团队负责研发中国第二代12.7mm高射机枪。经过激烈的竞争后,他们以77式12.7mm高射机枪为基础改进的样枪获胜,最后于1985年设计定型,将其正式命名为“1985年式12.7mm高射机枪”,简称85式12.77mm高射机枪。
装备历程
2015年10月,在伊朗警用器材与安全防护博览会上,85式高射机枪作为参展武器,有所亮相。
基本设计
总体设计
85式高射机枪由枪身、枪架和瞄准装置三大部分组成。枪身包括枪管组件、机厘组件、枪机、机框、复进簧、输链器、发射机、枪尾、肩托、瞄准装置、枪管固定栓及手柄等。枪架用来支承枪身和承受后坐、前冲的能量,使射击时枪身保持稳定;并用以起落和回转枪身,使枪身具有一定的射角和射向。此外,该枪还配有机械准装置、高射瞄准镜及平射瞄准镜。
该枪采用钛合金材料制成的双室冲击式枪口制退器,相比77式12.7mm高射机枪的制退器质量要更轻。85式高射机枪的准星装置仍沿用77式12.7mm高射机枪。不过用于减重和散热的散热槽深度较77式要浅。由于该枪的最大表尺射程为2400m,因而立框式表尺上的分划为0~18.瞄准镜座通过螺纹固定在瞄准镜接口上的设计,也令它比77式的卡紧式结合方式更牢固。
85式高射机枪改进了三脚架,两个后架退采用扁形方钢结构,钢材的壁厚减少,从而使枪架质量减至11.2kg。该枪的肩托卡槽为4个。除此之外,85式高射机枪还设有临时保险,也成为排除故障保险。将其向外旋转90°到位后,枪机向前运动时不能到达闭锁位置,也就不会击发枪弹。
枪管
85式12.7mm高射机枪的制退器为双制退室两侧开口结构,属于冲击式制退器。发射时,高速火药燃气冲击制退室反射面而赋予枪身向前的冲量,形成制退力,从而抵消火药燃气对枪身的一部分后坐力。双室制退器的制退效率高,能减小枪身后坐动能从而减小枪架受力,解决由于枪架减重后带来的精度、强度等一系列问题。
另外,85式枪管尾部与机匣的配合安装段长度比77式短且枪管总长度有所减短,所以减轻了系统质量。不过,由于85式仅仅去掉了原配合段中部的避空段,所以其尾部配合长度并未减短。
机匣
为了便于安装缩短后的枪管尾部,85式高射机关枪的机匣长度也进行了相应的缩短。机匣前方的长度缩短,使枪身固定套箍的位置后移。但当受弹机盖打开时,枪身套箍盖会与受弹机定位簧发生干涉,因此枪身套箍盖上加工有受弹机定位簧让位槽。
枪管固定栓槽依然设在机匣节套中央略倾斜位置,功能不变。由于85式的表尺最大射程定为1800m,比77式的有所缩短,所以位于机匣尾部的表尺框也相应地减短。
85式高射机枪排链口设有防尘盖。该防尘盖通过圆轴结合到机匣上,平时在簧力的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使用时可将其向下打开到排链位置。
85式高射机枪机匣尾部的光学瞄具安装接口为开式V形槽结构,并设有紧固螺钉。枪尾防转卡笋也因光学瞄具安装接口方向的更改而改为设计在枪尾上。机匣的其余结构则基本上继承了77式高射机枪的设计。
枪机
85式高射机枪将缓冲器中的内、外摩擦环的组数增加了4组,以增加后座稳冲效果。这一设计使枪机的撞击反跳速度增加,所以机枪射速也有所提高。为获得因加装4组摩擦环后枪机所需要的后退空间,85式高射机枪将原77式高射机枪枪尾内部的撞击块取消,枪机体后坐到位时直接撞击枪尾内壁。85式高射机枪的枪机体上还新增加了挡壳突起,使弹壳向前下方抛出。85式高射机枪采用了导气与管退结合式的自动循环系统。这种结合式的自动循环系统在减少了重量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后坐力,从而相应提高了高速射击弹头的轨迹的稳定性。
枪尾与肩托
85式高射机枪直接通过肩托销将肩托连接到枪尾上,使肩托、枪尾成为一组件,日常维护保养时,二者不必拆开。用于调整肩托角度的卡槽直接设在枪尾上,并且将卡槽数量增加到4个。枪尾防转卡笋安装在枪尾上方,当枪尾及肩托组件通过断隔螺结合到机匣尾端时,枪尾防转卡笋可卡入机匣尾端卡槽内,以防止枪尾及肩托组件自行解脱。向后拉动枪尾防转卡笋到位,然后将枪尾及肩托组件转动90°,使枪尾内的断隔螺脱离机匣断隔螺的约束,便可将枪尾及肩托组件卸下。
瞄准具
由于85式高射机枪12.7mm高射机枪在作战环境下更多的是以平射为主,旨在提高步兵的火力支援能力,并且步兵的交火距离可延伸到2000m,因此85式高射机枪设有平射瞄准镜,在平射时除了可采用机械瞄具外,也可采用平射光学瞄准镜进行瞄准(瞄准镜最大射程分划1700m)。当然,在高射时85式高射机枪仍使用简易光学缩影环形瞄准镜。
在机械表尺设置方面,85式高射机枪的表尺最大射程改为1800m,表尺框高度随之降低,而77式高射机枪的表尺最大射程为2400m,表尺框较高。
弹药
85式高射机枪可以使用54式12.7穿甲燃烧弹、穿甲燃烧曳光弹及钨芯穿甲弹等弹种。穿甲燃烧弹在距离500m、命中角为90°时,可击穿厚度为15mm的装甲钢板;钨芯穿甲弹在距离1000m、命中角为45°时可击穿厚度为15mm的装甲钢板。
性能参数
参考资料:
武器特点
优点
85式高射机枪是中国自行设计的产品,具有许多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重量轻,全枪重只是54式12.7mm高射机枪的40%;
2、结构简单,勤务性能好,分解结合无需借助专用工具;
3、射击故障少,其故障率小于54式12.7mm高射机枪;
4、配有光学高射瞄准镜和光学平射瞄准镜,便于对空中目标和地面目标进行瞄准;
5、一件多用,发射机兼作拉机柄,枪管固定栓手柄兼作枪管提把,高低紧定扳手兼作气体调节器扳手;
6、供弹机构采用双程输弹,供弹平稳,加速度小;
7、闭锁机构采用短闭锁片,强制闭锁,滑脱开锁,简化了机构,活动件纵向尺寸减短,减轻了重量;
8、采用了尺寸紧凑、消耗能量多、强度高的环形簧缓冲装置;
9、采用三股簧复进装置,用机厘内壁作复进簧导引,免去了复进簧导杆;
10、枪架为薄壁冲压结构,比54式12.7高射机枪枪架轻36kg;并且高射、平射及行军三种状态的相互转换方便、迅速;
11、机枪的射击精度好。该枪强制闭锁、滑脱开锁的闭锁机构也产生了机厘横向受力较大的矛盾。
待优化
85式12.7mm高射机枪从制造工艺来看,也还有进一步提高的余地。如枪管镀铬前在内膛进行一次软氮化处理,提高基体金属的热强性;在内膛上先镀一层软铬,再镀一层硬铬,以减少铬层原始裂纹的产生,推迟烧蚀的进程;采用复合热处理技术,使内膛的金相组织具有良好的热硬性和抗烧蚀性,而外层金相组织具有更好的韧性,这样也能进一步提高枪管的使用寿命;为进一步减轻全枪质量,还可以选用一些轻质材料代替现有钢材,在冷加工上加强铆、焊等工艺和无切削、少切削工艺,提高加工工艺性和经济效益。
提高弹链加工质量
供弹可靠是正常发挥武器性能的重要保证。为了提高弹链的加工质量,生产85式高射机枪的工厂研制出一条淬火-清洗-回火自动化生产线,利用工业酒精高温裂化后生成的气体火加热,这样生产出的零件表面光亮,无氧化、脱碳现象,且弹链回火后硬度均匀。这种弹链生产工序的改进,使生产效益相比旧工艺提高了10倍以上。
严把热处理质量关
热处理是影响零件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同样一种材料,使用不同的热处理设备,或者选用不同的热处理规范(如改变参数),都会对零件性能、寿命产生影响。生产85式高射机枪的工厂在实际生产中及时发现问题,因而加强了零件在淬火加热时的防氧化、脱碳措施,将制造出的零件用密封罐封装,采用干燥颗粒状木炭加少量碳酸钠进行保护,并在验收程序中增加了检查脱碳层的程序,每次首炉热处理时,都要抽取零件进行脱碳层、金相组织和硬度等检查,合格后方允许成批生产。为减少和杜绝产生淬火裂纹的危险性,生产85式高射机枪的厂商采用45钢加工零件,将水淬改为油淬,从而从根本上杜绝了裂纹的产生。
提高枪管寿命
枪管寿命问题是速射型武器在科研生产中面临的一大难题。85式12.7mm高射机枪由于枪管质量轻、厚度薄,射击时膛内温度高达650~700℃,在前期生产阶段发现过寿命不够稳定的现象。工厂在不改变原材料的情况下,改进了枪管毛胚加热设备,使枪管加热更加均匀。另外增加淬火冷却速度,提高钢材的淬硬性和淬透性。此外,工厂还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更新枪管调质工艺参数,使枪管基体硬度提高,促使基体组织能更有效地支撑镀铬层,从而延缓铬层脱落的时间;二是进一步优化镀铬参数,使得镀铬层与基体金属结合得更为牢固。采取以上有效措施最终保证了枪管的使用寿命达到要求。
消除零件应力
由于加工工艺的限制,特别是在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上,国产枪械的表现普遍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消除零件应力,生产85式高射机枪的工厂在生产某些零件“死角”部位时要求严格加工,确保细节之处的质量,从而消除了机加工带来的质量隐患。
衍生型号
W95式高射机枪是以85式高射机枪为蓝本研制的,外形相似,借鉴了85式高射机枪的成熟技术,继承了85式精度高、可靠性和人机功效好、外形美观等特点。在此基础上,W95在结构设计上进行了创新。作为一款外贸型机关枪,由于使用的NATO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弹与中国12.7mm机枪弹在尺寸、药型和装药密度上有所差异,结构自然也和85式有所不同,如内膛设计、抛壳位置、抛壳窗大小等。加之枪机的后坐能量不同,为保证闭锁安全可靠,在闭锁机构上也有改进。
W95是一款走出国门、面向国际市场的产品。该枪以平射为主,主要装备步兵,用来杀伤敌集群目标,压制轻型武器火力点,毁伤轻型装甲目标,封锁交通要道和隘口等。必要时,它还可实施高射,对武装直升机等低空目标进行射击。
服役情况
85式高射机关枪服役场景较多,就中国国内而言,多装备于快速攻击车以及水面舰艇上;就国际而言,85式高射机枪的出口型是W95式12.7毫米重机枪,在斯里兰卡、马里、科特迪瓦(象牙海岸)也都有所应用。
同类武器
美国M2HB重机枪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士兵发现,重机枪对战场上的新需求,于是启动新型重机枪的研发。美国枪械设计师约翰·勃朗宁在M1917机枪的基础上进行开发,温切斯特武器连发公司则专门研发了.50口径的12.7毫米子弹,最终M2式重机枪在1921年完成设计定型,并初步命名M1921重机枪,随后又正式命名为勃朗宁M2重机枪。起初M2看起来就是个大一号的M1917,其连发机制依然是反冲操作原理,只不过将原先的独立小握把改成双握把,并增加了一个用以防止走火的阻铁。随后的10多年里,M2一直在改进之中,先是采用气冷枪管舍弃掉水冷气筒,这也使得其枪管变薄,不能长时间持续射击,为了保证火力的延续性又配置了重枪管,并命名M2HB。
苏联NSV式重机枪
NSV式重机枪在1971年推出,用于取代苏联红军的DShK重机枪,1972年正式装备。NSV获很多国家特许生产,如波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印度、保加利亚等。NSV机关枪大量采用冲压加工与铆接装配工艺,既简化了结构,又减轻了全枪重量,生产性能也较好。在恶劣条件下使用时,NSV比DShKM的动作更可靠。NSV口径为12.7mm为苏俄军队中口径第二大的机枪。枪口两侧为弹药箱。NSV采用不可散的钢弹链,单程供弹。弹链每10发一节,两节之间通过枪弹相连。标准的供弹机构是右侧供弹,但可更换成左侧供弹。带提手的弹链箱可装50发弹链。
中国QJZ-89式重机枪
QJZ-89式重机枪(89式重机枪),是中国研制的第七款重机枪,其全重仅26公斤,有效射程达1500米,弹容量50发。该枪以平射为主,用以杀伤敌集群目标,压制轻型火力点,毁伤轻型装甲目标,必要时,它也可实施高射,对武装直升机等低空目标进行射击。89式重机枪整体由枪身、瞄准镜、弹药等组成,枪身分为机架、枪管、机匣、供弹机等组件,瞄准镜分为白光瞄准镜与微光瞄准镜。89式重机枪在减轻重量、提高机动性上做出努力,并采用了许多创新设计,使该航空武器系统步入了世界先进行列。1997年,89式重机枪第一次在公众面前亮相,装备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海军及驻香港部队等单位。
参考资料
85式 /W95式高射机枪.枪炮世界.2024-05-10
中国W85高射机枪亮相伊朗展会 有望获大订单_高清图集_新浪网.新浪图片.2024-05-11
[兵器面面观]85式重机枪采用导气与管退结合式的自动循环系统.CCTV7.2024-05-11
同时代伙伴已进博物馆,为何M2重机枪服役百年仍然是一线装备?.百家号.2024-04-11
NSV-12.7机枪.枪炮世界.2024-04-11
中国武器叱咤全球:名扬海外的中国重机枪.光明网.2024-03-30
俄媒详解解放军九大步兵武器 95式步枪未上榜(图).中国新闻网.2024-03-30
89式重机枪开火:这动静也太大了!.网易军事.2024-04-11
我军上校大赞护航88式狙击步枪和89式重机枪.环球网.202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