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海姆利希(Henry Heimlich)(1920年2月3日-2016年12月17日),海姆利希急救法(又称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创始人,美国胸外科医生。
亨利·海姆利希于1972年开始研究迅速帮助患者排出异物的方法,于1974年在《急诊医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海姆利希急救法的论文,1985年,美国公共卫生部将其称为最佳急救法。2016年12月17日,亨利·海姆利希在美国辛辛那提去世,享年96岁。
人物生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亨利·海姆利希受美国海军派遣,在中国西北治疗与日本侵略军作战中受伤的中国和美国军人。
在亨利·海姆利希看到每年有数千人因异物堵塞呼吸道无法呼吸死亡后,他从1972年起开始研究迅速帮助患者排出异物的方法。1974年,亨利·海姆利希在《急诊医学》杂志发文介绍了海姆利希急救法(又称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用于异物误入气道后所致气道梗阻的急救。1975年,《美国医学会杂志》以亨利·海姆利希的名字命名了这个急救方法;1985年,美国公共卫生部将其称为最佳急救法。
2016年12月17日,亨利·海姆利希在美国辛辛那提去世,享年96岁。
人物贡献
亨利·海姆利希是海姆利希急救法(又称:海姆立克法、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的创始人,以他的姓命名的急救法问世42年来挽救了无数因呼吸道被异物堵塞而濒临死亡的生命。
海姆利希急救法
海姆利希急救法是一种针对呼吸道异物窒息的快速急救手法。该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被突然冲击产生向下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长驱直入气管的气流,推动异物朝向呼吸道口,使其被排出体外。这一过程模拟了自然的咳嗽反射,有助于清除阻塞气道的异物,从而防止窒息。
海姆利希急救法已被正式列为CPR的重要内容,是呼吸复苏中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方法。它不再局限于气管异物的急救处理,而且已运用于心肺复苏术中。
他救
第一步,保持稳定的姿势,双腿分开,站在被噎者身后。第二步,将一只手握拳,拇指朝上,放置在被噎者的上腹部,距离肚脐几寸的位置。第三步,将另一只手放在握拳的手上,确保握拳的拇指没有被遮挡。第四步,用迅速而有力的向内上方的运动,模拟咳嗽的动作,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异物排出。
自救
当自己被异物堵塞气道,且四周没有人时,患者可以自救。
第一步,一只手握拳,拳眼置于脐上两横指上方。第二步,另一只手包住拳头,双手急速冲击性地、向内上方压迫自己的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或弯下腰,靠在一固定物体上(如桌子边缘、椅背、扶手栏杆等),用物体边缘压迫自己的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进行上述操作,直至异物排出。
参考资料
海姆利希急救法创始人去世 享年96岁.新华网.2025-03-27
【护理科普】老年人噎食急救------海姆立克法.北京老年医院.2025-03-27
这个“拥抱”能救命,人人必学的「海姆立克急救法」.微信公众平台.202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