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枯萎病
紫荆枯萎病是由镰刀菌属的一种真菌引起的输导系统病害。
症状表现
紫荆枯萎病是一种影响紫荆植物健康的疾病,通常会导致植株的叶子变黄并逐渐枯萎,最终导致整个植株死亡。这种疾病的症状包括从叶子尖端开始变黄,然后逐渐枯萎、脱落,以及树枝甚至整株植物的枯死。在严重的情况下,剥开树皮可以看到木质部出现黄褐色的纵向条纹,而横截面上则能看到围绕导管的黄褐色环状坏死斑。
病因
紫荆枯萎病的病原体是半知菌的镰孢菌(Fusarium spp.),这些病菌能够在土壤和患病植物的残留物中长期生存。
生活习性
紫荆枯萎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土壤条件、气候和传播途径等。病菌主要通过地下伤口侵入植株根部,破坏植株的维管束组织,从而导致植株萎蔫直至死亡。病菌可以在土壤中或病株残体上过冬,第二年的6月至7月期间,病菌会借助地下害虫和水流传播,侵染根部。土壤呈微酸性时,有利于病菌的繁殖。最适于发病的温度约为28℃。此外,该病可以通过土壤、地下害虫和灌溉水等多种方式进行传播。
参考资料
6、7月份紫荆枝叶突然发生干枯,甚至整株干枯死亡,怎么回事儿?.百家号.2024-11-04
6、7月份紫荆枝叶突然发生干枯,甚至整株干枯死亡,怎么回事儿?.搜狐网.2024-11-04
“紫荆”常见病虫害.湖南省林业局.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