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翟乡位于上海市上海县西北部。为粮、棉、油菜、蔬菜夹种地区,与青浦区交界。

基本概况

东西最宽3.5公里,南 北最长4公里,面积14平方公里,耕地13395亩,辖8个行政村,含64个村民小组和1个居民委员会。乡政府所在地请翟镇。解放前,分属上海市和江苏省嘉定区。解放初期设诸翟乡,属上海市新泾区。1956年3月属西郊区。1958年8月划归上海县,10月编为解放人民公社第二、三、四大队。1959年分属纪王、华漕两公社。1961年10月成立诸翟人民公社。1983年5月改为诸翟乡。有北翟、北林、吴翟、纪翟4条公路及公交客运74路、74路支线、北青线和莘纪线。主要河道蟠龙港横贯全乡,境内长5.3公里。沪杭铁路外环线过境,并设诸翟站。1984年居民有3686户,13134人;农村劳力7532人。1955年成立上海市市郊第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有“篮球之乡”称号。

经济发展

1978年,农、副、工业总产值1097万元,其中农业322.6万元、副业241.4万元、工业533万元。1984年, 2831.5万元,农业412.1万元、副业360.5万元、工业2058.9万元。1984年,农业机械总动力7324马力,其中拖拉机127台、2510马力,灌溉机口16座。粮食总产量6205吨、皮棉280吨、油菜籽350吨、蔬菜1万吨。有竹园517亩,是县内竹林遗存最多的乡。副业以养殖为主,主要饲养生猪、家禽、长毛兔。1984年上市生猪1万余头、家禽5.2万羽、蛋70万公斤,编结收入28万元。1957年始有社办厂,1984年乡办厂12家、联营厂1家、村办厂9家,有职工3160人。主要产品乙炔发生器、钢模板、玩具、印花丝绸等。诸翟钢模厂1985年生产建筑用平面钢模板5800多吨。诸翟机械厂是全市唯一生产乙炔发生器的工厂。1984年有商业网点135个,职工487人,其中国营商店22家,职工217人;合作商店14家,职工117人,农村代购代销店6家,职工29人;乡农工商店1家,职工2人;个体商92家,从业人员122人。商品零售总额1522.1万元,集市贸易成交额94.5万元。

社会事业

交通运输站有载重汽车7辆29吨位,中型拖拉机6辆,年货运量3.1万吨。全乡电话机89架,信箱9只,邮票代 售处6处。1984年、乡、村、队三级人均分配641元、劳均1085元,家庭副业收入户均600元左右。有703家农户建造新房7.6万平方米,70%为楼房。全乡60%的农户有电视机,电冰箱等耐用消费品也开始进入农民家庭。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沈宗创设使觉小学堂,1949年有小学4所,1984年有中学1所、职工业余中学1所、小学6所、幼儿园9所。乡卫生院有医务人员47人、病床15张,农村卫生室(包括乡办厂医务)15所、乡村医生29人。有文化中心站、放映队、广播站、茶园、书场等文化设施,文化中心站藏书8000余册。1956年起村村组织篮球队,1963年陈家角大队篮球队获市郊第一届农民“丰收杯”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冠军,1981年起乡篮球队连续4年获县农民丰收杯赛冠军,1984年获上海市郊县农民“丰收杯”篮球赛冠军。出土唐陈琳墓墓志残石,是今见上海地区置县后最早的碑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