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鳍天竺鲷(学名:Apogon crassiceps),又名坚头天竺,是天竺鲷科天竺鲷属的鱼类。该物种分布于日本萨摩亚群岛斐济岛、台湾岛等地,模式产地在斐济。短鳍天竺鲷栖息于有遮蔽的珊瑚礁台、舄湖或面海之礁区,深度可达18公尺。

基本信息

短鳍天竺鲷(学名:Apogon crassiceps)为天竺鲷科天竺鲷属的鱼类。

命名者 Garman, 1903

栖息深度  1 - 18公尺

有毒鱼类  否

经济性  否

食用鱼类  是

观赏鱼类  否

模式种产地 Suva Reef, Viti Levu, Fiji Is.

俗名  大面侧仔、大目侧仔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湾分布 南部、兰屿岛

最大体长 10cm

栖息环境 礁区、近海沿岸

俗名

坚头天竺鲷

形态特征

体延长,长椭圆形,体稍侧扁。头大。眼大。口大,斜裂;颌齿细小,或具犬齿,锄骨和腭骨通常具齿,舌上无齿。前鳃盖骨边缘光滑或具锯齿,鳃盖骨后缘棘不发达。体被弱栉鳞圆鳞,裸天竺鲷属(Gymnapogon)则裸露无鳞,颊部及鳃盖均被鳞;侧线完全或不完全。背鳍有二个,第一背鳍有VI—VIII棘,第二背鳍具I棘及8—14软条;臀鳍具II棘及8—18枚软条;尾鳍圆形、截形或叉形。

分布

分布于日本萨摩亚群岛、斐济岛、台湾岛等。本鱼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包括毛里求斯塞舌尔群岛、马尔代夫台湾省、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洲、马里亚纳群岛马绍尔群岛新几内亚岛、新喀里多尼亚、东加、帕劳、马绍尔群岛、萨摩亚群岛、所罗门群岛斯里兰卡、斐济、基里巴斯、关岛、复活节岛、法属波里尼西亚等海域。

生态

本鱼栖息于岩礁区或潟湖,白天躲藏于岩洞中,夜间出来觅食,属肉食性,以小型底栖甲壳亚门为食。繁殖期时,雄鱼具有口孵习性,卵约7日化成仔鱼,由雄鱼吐出,具短暂的仔鱼飘浮期。

栖所生态

主要栖息于有遮蔽的珊瑚礁台、湖或面海之礁区,深度可达18公尺。白天停留在岩礁下方或洞穴内,晚上则外出觅食多毛纲以及其它小型底栖无嵴椎动物。

参考文献

台湾鱼类志(沉等, 1993);Shao, K. T., and J. P. Chen (1986) The New Records of Cardinalfishes from Taiwan, with a Synopsis of the Family Apogonidae. Journ. Taiwan Museum, 39(2):61-104;FishBase(2006)  Garman S. 1903 Shao, KT Rolster etc. 1986 沉许杰 编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标本

ASIZP0055915. ASIZP0056966. ASIZP0056967. ASIZP0061928. ASIZP0061946. FRIP22311. NMMBP02474. NTUM02884. NTUM02885. NTUM02886. NTUM05099. RUSI35744.

英文名

Transparent cardinalfish

濒危状态

不在IUCN濒危名单中

经济利用

不具经济价值。

模式产地

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斐济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