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紫珊,南海区(现佛山市南海区)人,生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活跃于清同治、光绪年间。他是戊戌变法后横滨保皇会会长,同时也是《新民丛报》的编辑及发行人。1921年,冯紫珊在广东省逝世。
早年经历
冯紫珊的父亲冯展扬在香港从事商业活动,曾因接触太平天国运动的成员而遭到监禁。为了避免牵连,冯紫珊跟随其兄长冯镜如前往日本横滨定居,并在那里开设了一家名为致生的印刷厂。
政治活动
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冯紫珊在日本横滨接待并帮助了流亡至此的孙中山、陈少白、郑士良等人士。他与兄长冯镜如共同联系了二十多名华侨,参与并协助建立了横滨兴中会,并担任该分会的司库。他们还出版了一系列书籍,包括《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以及《明夷待访录》中的《原君》、《原臣》,这些作品旨在推动反对清代统治的革命思想。此外,他还资助孙中山前往夏威夷群岛。戊戌变法之后,冯紫珊成为横滨保皇会的会长,并兼任《新民丛报》的编辑及发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