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念义,是俞万春的水浒续书小说《荡寇志》中的人物。

人物经历

人物出身

徐和便对范唐二人道:“我这师父,姓陈,名念义,道号通一子。本是吴越名医,深明阴阳消长之理。七十岁上,厌弃尘世,入山修道,得地仙证果,今年一百四十岁了。现在隐居邛崃天台山中,是小弟受法恩师。”

取参仙血

陈念义道:“此时节气,斗柄指乾方,须得四更以后。我们前半夜且去睡,交五更动身不迟。”众人依言,早吃夜饭,都睡。将近五更,大家起来,带了有用的行头,一同入山。徐溶夫在前面带路,直到中峰下,看那天上,斗柄横斜,已向西方下垂,正近天门。陈念义道:“是这时候了,你们快去安排。”徐和等忙去将星灯竖好,唐猛去张了兔网,大家都去左近深林内躲了。

没多时,只听得兔网上钢铃儿乱响,众人忙出林看时,只见那参仙已兜入网内。众人大喜,忙扑上去取。陈念义忙止住道:“你等休要卤莽,都随我来。”陈念义拄了杖,引众人缓缓走近网前。那参仙挣扎不脱,只叫饶命。陈念义道:“参仙休惊,有我在此,决不伤你性命,只求你一点纯阳白血,救个要紧人的性命。”说罢,便把参仙隔网抱定,衣襟边取出一把玛瑙砭刀来。徐溶夫忙捧过那个羊脂白玉瓶儿。陈念义将参仙左臂砭破,流出白浆来,滴入瓶内。那参仙啼哭不止。又将右臂亦砭破,流了许多。看时,已有小半瓶,陈含义道:“足有一酒杯,够了,够了。再取恐伤了他。”便去葫芦内取出丹药,与他敷了疮口,又吩咐道:“参仙,你干了这场功德,虽迟了些路程,日后证果了,却缴销一起大公案,亦不失便宜也。”便解开了网,抱到他那生根发苗之处,放落地下。那参仙委委悴悴的钻入土去了。陈念义对范成龙道:“这点无价之宝,人死了脏腑不坏,灌下去尚可回生,何况有气未死。”范成龙称谢不尽。陈念义道:“若非神灵默佑,焉能到手得如此容易!天已明了,可速回去。”

众人收拾了行头,一阵回家。到了后轩,范成龙道:“小可不敢久留,就此告辞,星夜驰归,不知刘总管怎生盼望也。”陈念义道:“此物最娇嫩,你飞马回去,也须两三日,天气又热,深恐变坏。你另用个瓦钵儿,将这玉瓶坐入,四围用冰护住,路上没冰卖之处,可用冷井水坐定,小心提在手内,方保无事。”范成龙道:“老师说得是。”

人物原型

鲁迅《朝花夕拾·无常》一篇中明确指出,陈念义是清代绍兴市一带的真实人物,被俞万春写入《荡寇志》中,原文为:

陈念义是越中的名医,俞仲华曾将他写入《荡寇志》里,拟为神仙;可是一到他的令郎,似乎便不大高明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