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菲·热尔曼
索菲·热尔曼(1776年~1831年),法国的女数学家。她出身于巴黎一个殷实的商人家庭,从小热爱数学,家庭在其坚持下从不鼓励转变为支持。她对数学的研究在约瑟夫·拉格朗日的指导下更加坚定,在与数论学家高斯的探讨中不断突破。
索菲·热尔曼是首个荣获法国科学院奖金和金质奖章的女数学家。1831年,她因乳腺癌去世。
人物经历
索菲·热尔曼,1776年出生,出身巴黎一个殷实的商人家庭,从小热爱数学,但不为家庭所鼓励。
1804年,她读完gaussian的《数学研究》(Disquisitiones Arithmeticae)后,又以拉白朗之名和高斯通信。
1806年,高斯洞悉其身份,但反而表示敬佩她的精神。
1808年,高斯的兴趣转到应用数学,他们之间的通信便终断了。
1830年,在高斯的推荐下,哥廷根大学颁发了荣誉学位予热尔曼。可惜一年后她便因乳癌去逝。
人物故事
热尔曼(1776~1831年)出生时法国社会秩序正走向混乱。为了安全,青少年时代的热尔曼整天被父母留在家里学习。热尔曼的父母都是知识渊博的人,父亲给了她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学能力,这些为热尔曼从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儿时的她常在爸爸的书房里流连忘返。当她读到阿基米德被士兵杀害时,仍在研究几何问题的故事时,小热尔曼沉思良久:数学一定魅力无穷!不然阿基米德怎会如此醉心与它?从此小热尔曼就陶醉其中,后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了第一位凭自己的学术成绩获得“科学院金质奖章”的女性。
1794年,巴黎创办了一个享誉世界的大学——综合科技大学。这里云集了当时众多数学大师,如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加斯帕尔·蒙日、约瑟夫·拉格朗日等。这一年,热尔曼已经是一个18岁的大姑娘了,她对这个大学非常神往,于是向父母提出想到综合科技大学深造,父母都支持她这种想法。
可是热尔曼在学校报名时却碰了壁,原来法国大革命尽管已经爆发5年了,法国对妇女的歧视仍然没有改变,综合科技大学只接受男性学生,或许他们认为只有男人才能从事数学工作。
难道女人就不能从事数学工作吗?世俗没有让这个坚强的女孩退却,反而坚定了她走自学成才的道路的决心,她发誓要改变世俗对女人的偏见。她比较了莱昂哈德·欧拉、高斯和约瑟夫·拉格朗日的数学著作,她觉得拉格朗日的著作通俗易懂,最适合自学。拉格朗日的著作带给了热尔曼无穷的乐趣,她萌生了写论文的冲动,她要把这些心得体会撰写成数学论文。
论文写出来了,该寄给谁呢?如果拉格朗日教授能够亲自审读这些文章该多好呢!
一个女孩子的文章能引起拉格朗日教授的注意吗?很可能教授没看就把它丢到垃圾桶里去呢!思考良久,她决定以“布朗先生”的名义寄出这些论文。
拉格朗日不止一遍地看了布朗先生的来信和文章,赞不绝口。这位素未谋面但又才华横溢的后生引起了教授的极大兴趣,他的夫人建议他去见见这位布朗先生,约瑟夫·拉格朗日亲自登门拜访,见面后他发现布朗先生居然是一位羞答答的美貌女郎,拉格朗日非常惊讶于热尔曼的自学能力,认为她对数学的理解远远超过那些综合科技大学的男学生,他主动提出要做热尔曼的指导老师。
在拉格朗日的指导下,热尔曼进步更快了,她后来成为法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女数学家,赢得了“数学花木兰”之称。
主要成就
热尔曼对于费马大定理有过专门研究,证明了P是100以下的素数且与xyz互素时,XY=Z无正整数解,即费马大定理的第一种情形当P小于100时成立。她在声学和弹性理论等方面亦有贡献,1811年法国科学院悬赏征答有关于弹性表面的数学表达式,热尔曼几经应答,在1816年以一篇高质量的论文获得了奖金,她还在《自然研究备注》(1821年)中给出了以四阶偏微分方程的形式给出弹性表面的一般振动原理的表达式,发展了已有的结果。另外在1831年提出过微分几何中的平均曲率概念。她的哲学著作对当时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也起过一定的引导作用。
参考资料
索菲·热尔曼 简历 - 名人简历.名人简历.202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