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区区红螺寺中学,全称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红螺寺中学,简称“红螺寺中学”“红中”,创办于1949年4月,是怀柔第一所公办寄宿制中学,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小中富乐一区190号(迎宾北环岛东北)。学校育人环境优美,硬件设施完善,教学成绩优异,办学特色突出。2012年9月1日,学校成为首都师范大学合作共同体附属校,更名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红螺寺中学。演员白敬亭曾在该学校艺术班就读。

发展历史

红螺寺中学于1949年4月建校,原名河北省怀柔县立简易师范学校,校址位于现怀柔区第三小学。1950年迁往红螺寺,1954年改为中学,1958年复校,校址迁往现北京市怀柔县第二中学。1962年8月并入通州师范,1971年再次在红螺寺复校。1987年5月迁至现址。1992年时,该校共有11个班,在校学生415人,教职员工110人。

2004、2007年,北京市教委先后批准学校开设美术、音乐实验班,面向全市单独招生。

2007年,学校接受市、区教委分配的政治任务,开办新疆班。

2012年9月1日,学校正式更名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红螺寺中学。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截至2012年9月,学校有32个高中教学班,其中普通班15个,新疆班8个,北京市音美艺术实验班9个,学生总数1376人,住宿生近1000人;有教职工200人(专职任课教师128人)。

硬件设施

截至2012年9月,学校学校占地26000㎡,建筑面积34000㎡,有微机教室、网络教室、语音教室、多媒体教室和实验室;7名学生拥有1台电脑,生均图书54本,生均电子图书59种。

师资力量

截至2012年9月,学校有教职工200人,其中专职任课教师128人,中高级职称教师达70%,特级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区学科带头人6人,区级骨干教师32人。

办学宗旨

学校牢牢把握怀柔教育工委和教委颁布的“一个核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大纲、两个意见”、三个“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明确了“学校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教育思想,确立了“开放办学、多样发展,人本治校,文化建校,民主理校,以德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发展思路。为学生提供音乐、美术、英语等多条特色发展之路,全校确立创办“全国高中特色名校”的目标。

办学成果

学生成果

2012年高考,学校音乐特长生升本率达100%,美术生升本率达92.9%。

截至2012年9月,学校有14个民族共317名新疆学生在校学习,学生升本率达到97.7%。

教师成绩

2010年-2012年,学校干部教师编写出版了18本经验著作、校本教材;每年发表及获奖文章100-150篇;申报获批正在研究的市级和全国的科研课题及项目达到12个。

学校荣誉

学校被评为怀柔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怀柔区艺术教育示范校、怀柔区教育绩效全优奖、北京市艺术教育特色校、北京市教科研先进单位、全国学校文化建设金奖、全国管理创新品牌学校、全国平安和谐校园、教育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验项目学校、全国百所特色高中建设校、全国特色品牌学校、当代特色学校。

2016年10月13日,学校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认定为首批北京市中小学文明校园。

2020年9月25日,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

2021年3月,学校荣获“2018-2020年度首都文明校园”称号。

合作交流

学校成立“国际部”,接收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汉语。

学校和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结成牵手合作学校;与加利福尼亚州的中学和大学拟建立友好交流关系。是国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项目《“友善用脑”教育教学实践的基本理论研究》课题实验基地。

参考资料

首批北京市中小学文明校园名单发布!你的学校上榜了吗?.微信公众平台.2025-03-03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认定首批北京市中小学文明校园的通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25-03-04

这372所学校荣获“2018-2020 年度首都文明校园”称号.百家号.2025-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