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正
傅正(1927年12月11日—1991年5月10日)自由派人士。原名中梅,江苏高淳人。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早年追随雷震,从事《自由中国》半月刊编辑工作,宣扬西方民主、人权、自由等思想,曾为文批评蒋介石第三度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亦是民进党早期的创党元老之一。
人物生平
1927年12月11日,出生于江苏省高淳,别号中梅,父亲为傅廷鸿,母亲王莲英。
1940年4月14日,加入中国国民党,党证为天字第00339号。
1945年,加入青年军,担任青年军208师上尉干事。
1946年10月,入上海私立大同大学经济系。
1947年7月~8月,遴选加入青年军延安参观团采访组长,且至蒋经国亲自主持之嘉兴市夏令营受训。
1948年10月,转学武汉大学法学院政治系,学号36251。
1949年5月,武汉弃守,先生辍学逃难,9月进入华中长官公署担任文教处军荐二阶处员,11月入华中长官公署“勘乱”新中国成立干部学校研究部军政配合组研习。
1950年7月,调为“陆军七十五军”政治部第一科科员。
1951年1月,进“陆军第七十五军”政治部军报社同上尉随军记者,2月调“国防部”政干第一分班第七期。12月中国国民党特种兼任第十八党部第三科(宣传科)长。
1952年7月,调政工干部学校学生总队第四大队十六中同上尉干事。
1953年12月,因不服上级规定,久假不归,遭撤职。
1954年,担任《自由中国文摘》半月刊编辑。
1955年,插班台大政治系。
1957年4月自立晚报主笔,6月台湾大学政治系结业,8月入新竹关西中学教员至1959年4月离职。 1958年任自由中国社编辑。
1960年,“中国民主党”组党运动时,傅正亦参与其中,之后与雷震同被中国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判处交付感化三年,后因拒绝感化,又延长三年刑期,直到1966年才获释出狱。
1968年,到世新专科任教。
1971年,获聘任教东吴大学政治系。
1979年,美丽岛杂志创办,傅正担任编辑。
1986年,更与费希平、党外人士参与民主进步党的创立。
1989年,代表中国民主促进会党参选“立法委员”落选。
1991年,因胃癌病逝。
他在《临终遗言》中写道:“生逢战乱,亲历抗战尤其国共大内战悲剧,而坚信和平民主之可贵…,四十年来,我在台湾,甚至不惜以自由为代价乃至生命为代价所追求的,第一是民主,第二是民主,第三还是民主。……民主进步党创党五年以来,固与创党理想有重大差距,尤其真正之政党政治尚未落实,然鉴於台湾内部政情与两岸关系之重大变局,原以为老一代外省人如我者,非仅在台湾反对派有特殊历史渊源,且在民主进步党有特定身分并扮演特定角色,应当可稍尽绵薄。”
发表文章
1992年,〈《自由中国》的时代意义〉,收录于《台湾自由民主的曲折历程:纪念雷震案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页349-269。台北市:自立晚报。
1989年《雷震全集》:傅正主编,桂冠图书公司。
后世纪念
《傅正日记1950年代》新书发表策划小组表示,希望透过《傅正日记》这9本新书的出版,寻求进一步出版傅正全集、续办讲座、成立傅正纪念馆与研究中心、以及雷震傅正纪念公园的可能。
参考资料
陈菊还来纪念!民进党创党元老傅正若活着,会三度组党反民进党.m.toutiao.com.2022-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