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本,男,1942年8月17日出生,浙江省温州市人,中共党员。1964年7月毕业于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曾任海南大学水产养殖省级重点学科责任教授(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海南大学海洋学院名誉院长、海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人物简介
1964年7月毕业于浙江水产学院水产养殖专业。
1983-1990年任江西省科学院副院长、五届全国青联委员、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经济社会发展决策咨询九人小组成员、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海水养殖分会委员、国家海洋功能区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理事、海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海南省水产学会常务理事等。
主要贡献
在水域国土整治和水产养殖等学科造诣较深。主持完成的科技成果已有16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出版著作21部,其中主编出版专著10部;在《CHINESEGEOGRAPHICALSCIENCE》、《水产学报》、《自然资源学报》、《海洋与湖沼》、《农药工业》等杂志发表论文100多篇。
率先提出建设“海洋强省”和“生态省”的新观点,并对实施该新观点进行了系统规划,已被省委、省政府决策作为海南省国土整治的指导方针,实施中已生产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对水产养殖的理论和实践贡献突出。发表的论文有的被载入大学教科书和水产养殖百科全书,主笔编制的《海南省海洋渔业发展规划》等已成为全省渔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石斑鱼属人工繁育技术等多项成果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经过400多次试验,突破了关键技术,发明氨法一步合成亚磷酸三甲酯工艺,替代了昂贵而出让条件苛刻的瑞士专利,为中国乙烯基类高效低残毒农药中间体的生产闯出了一条新路,实现工业化生产应用。
3.海南省海洋发展规划,海洋出版社,1993(主编)。
4.三亚热带农业研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主编)。
5.海水增养殖技术,中国盲文出版社,1999(主编)。
6.海南百科全书,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副主编)。
7.海南经济特区定位研究,海南出版社,2000(主笔)。
8.海南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副主编)。
9.海洋开发与管理读本,海洋出版社,2007(主编)。
10.近海抗风浪网箱养鱼技术,三环出版社,2007(编著)。
11.、鲢鱼种摄食强度变化的一些规律,水产学报,1966,3(1)。
12.四种石斑鱼属氨基酸组成的研究,水产学报,1996,20(2)。
13.建设热带海岛型“生态省”——海南省经济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特区展望,1991(6)。
14.ThefeaturesofthenaturalresourcesandtherenovationstrategyofPoyangLake,CHINESEGEOGRAPHICALSCIENCE,1994,4(4)。
15.海南海洋资源与开发,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8,20(4)。
获奖记录
1979年、1995年国务院年先后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0年被国家人事部选拔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0年被国家教委、国家科委联合命名为“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1980年、1982年江西省政府两次授予“江西省劳动模范”称号,1992年海南省政府命名为“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1990年起享受国务院和海南省政府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鄱阳湖区综合考察和治理研究,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海南省海洋功能区划报告,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海南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1995、1997、2006年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三、二、二等奖(第一、二、三完成人)。
3.点带石斑鱼人工繁殖的试验,点带石斑鱼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研究,2001、2007年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三、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4.海南海洋产业发展战略思考,2001年获海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独著)。
5.氨法一步合成亚磷酸三甲小型试验,氨法一步合成亚磷酸三甲酯中间试验,1978年、1979年先后获江西省科学大会优秀科技成果奖、江西省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均为第一完成人)。
6.海南产芋螺毒素基因的研究,2007年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完成人)。
7.建立湖泊流域整治的系统理论,推动江西“山江湖”开发治理。1980-1988年主持完成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鄱阳湖区综合考察和治理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8.研究成果先后获多项省部科技进步奖和中国科技成果新产品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