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变色龙
豹避役(学名:Furcifer Pardalis)是脊索动物门爬行纲有鳞目避役科的一种体色多变的变色龙,其体色可以呈现多种色调,如绿色、红色,祖母绿等。皮肤可以根据心情改变颜色,雄性比雌性色彩更为丰富。豹变色龙所有变化的体色都有一条横穿腰身的白色带状条纹,处于交配期的雄性豹变色龙皮肤上的条纹更加鲜明。
豹变色龙主要分布在留尼汪岛、马达加斯加东部及北部的树木稀少地区或灌木丛中;体长40-52厘米,面部上半部分瘦削扁平,覆有大块鳞片,舌头可以轻易地伸展拉长,具有黏性,可用于捕捉猎物,特别是一些蟋蟀科、蠕虫、蟑螂和飞蛾类。嗅觉和听觉不发达,只依靠锐利的视觉来寻找猎物,眼睛呈穹顶状分布在头部两侧,两只眼睛可以不受彼此影响独立转动。四肢呈钳状,每条腿上都有五根脚趾,其中两趾朝向一侧,另外三趾朝向另一侧。尾巴长而卷曲,可以不用脚就轻松地抓住树枝,尾基部有半阴茎,因此显得宽大肿胀。雌性体形更小,体色单一,尾巴基部窄小,可以透过它的皮肤看到卵。
雄性比雌性更加活跃,繁殖期开始时,会为争夺领地而战,雄性会通过改变体色或摆动身体来求偶。雄性通过自身体色的突然闪烁来吸引异性,当对方已经怀孕时,体色会发生变化,即为拒绝的标志,在不同区域有固定的颜色花纹。交配过后,保存的精液可使雌性连续产2次或更多次卵。经过3-6周的妊娠期,可产10-40枚卵。豹变色龙可以很快地完全将皮换掉,一只豹变色龙大约用24小时可以就完全再生整张皮肤。
物种介绍
中文名:豹变色龙(拼音:bào biàn sè lóng);
英文名:Panther chameleon;
学名:Furcifer pardalis。
豹变色龙,颜色多变,体型大,全长22-45厘米。是马达加斯加特有物种,留尼汪岛和毛里求斯也有引进种群。豹变色龙主要栖息于潮湿的低地森林,移动速度缓慢,以昆虫为主食,它们的长舌头可以在0.003秒,击中50厘米内的猎物。体色变化是潜意识的,受温度、情绪和光的影响,它们永远不会变成紫色。有强烈的领土意识,除交配季节外,它们是独居的。野生豹变色龙寿命2-3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未评估
物种数据
简介
形态特征
豹纹避役成体雄性吻尾长(Snout-Tail Length/STL)约30~52cm、体重约90~180g。雌性比雄性较细,吻尾长一般不超过33cm、体重则约90~120g。体色的变化幅度频大。
雄性除了体型较长大外,头冠(casque)也较雌性明显,雄性吻尖有一个较明显"像铲一般" (shovel-like)的角状突起物延伸至眼部两侧。半成体和成体比较容易分性别,雄性肛门连接尾巴部份较肿胀。幼体(少于3~4个月大的)因阴茎(hemipenis)还未完全发育。
所有雄性豹纹身上均有一条白色横纹,不同地区(locales)的雄性豹纹颜色多数有明显分别,可靠身上的颜色来分别出它们,故此可用它们的来源地来区分不同的豹纹避役。
雌性豹纹变色龙则很难分别,因为它们的颜色差不多都一样(怀孕时更甚)。雌性平静时是灰色(gray)、褐色(褐色)或淡绿色(light green),有部份雌性也会有少许蓝色(蓝色)、绿色(green)和紫色(紫色)在头部,横纹和垂直间纹都不是很明显,平常雌性豹纹适合繁殖时会变为淡橙色(pale 橙色)至粉红色(pink),但当它们怀孕或不想交配时,全身深褐色(dark brown)至黑色(黑色),身上垂直间纹变为深粉红(bold pink)至深橙色(bold orange),横纹有时也会变得很明显。虽然所有雌性豹纹的颜色也差不多,但它们仍然带有本身地区颜色的血统。
生境分布
原产于于温暖而潮湿的非洲马达加斯加岛(Madagascar),主要分布于北部、西北部、东北部和东部的近岸低地、邻近小岛等地。
栖息于原生林中,多在树冠间活动。在原产地,由于海拔高且靠近海岸线,夏季的平均气温会在22~28摄氏度左右,而湿度则整年都保持在70%~100%的高水平。
生活习性
食性
喜欢吃昆虫(如草蜢、蟋蟀科、虫等等),也可搭配着喂养青菜、小蜥蜴或小老鼠。由于人工提供的食物种类远比野外少,为防营养不良,营养粉是必须的,营养粉的种类很多,如:钙粉、益生菌、维生素等,使用份量可依不同情况而定。使用时可把少量营养粉混在食物中。
繁殖特点
雌性会在地上掘穴产卵,每胎可产12-46颗卵。经159-384天后即可孵化,刚孵化的幼体全长约55毫米。
豹纹避役幼时生长速度极快。
寿命
在适当的饲养环境下,雄性变色龙约有4—5年寿命。
雌性变色龙的寿命都不长,一般都是2-3年便会死亡,不论是在人工饲养或是在野外都一样,这与它们产卵有很大的关系。
饲养管理
豹变色龙饲养方法和高冠变色龙差不多,较易饲养,适合没有太多经验的饲养者。
豹变色龙大部份是高地型,因此温度要温和,最好的饲养箱设置至少需要有60*40*100(长宽高,单位厘米)的尺寸,热点附近能达到32~35摄氏度,而离热点最远的凉爽区域则有24度左右的温度,在夜间可以将环境温度降到18~22度左右,这种日夜温差可以让七彩变色龙的生理机能得到最好的调整。每天早晚可以在饲养箱中大量喷水来提供七彩变色龙的饮水和所需要的湿度,专门的喷水装置定时自动喷洒水雾是更完美的方法。
自然阳光是他们最好的热量来源和UVB来源,每天8小时左右的日照可以保持它们的健康,如果不能提供自然日照,UVB光原则是一定要设置。
食物方面,七彩避役可以接受所有能够移动的昆虫甚至鸟类和小型哺乳纲,但一定要尽量丰富饲料的品种,尽可能频繁的变化他们的食谱,因为变色龙很容易对长时间单调的食物种类感到厌倦而发生拒食的问题。
七彩变色龙不太适应人为的把玩,所以尽量不要抓出来玩,因为领域性很强,它们只适合单独饲养。
产下的蛋放在孵蛋器中,保持26-28度的温度大约8-10个月可以孵化,是孵化期比较短的变色龙。幼体可以与成体相同的条件饲养,只是食物和环境都可以比较小。不同产地的七彩常被用来杂交以产生特殊的体色型,但这在生物学上来说并不是一种值得鼓励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