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街道
文官街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东区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地处大东区西北部,东起辽沈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厂区东界墙,南抵前进街道望花新村,西至长大铁路于皇姑区接壤,北临平望公路,毗邻沈北新区虎石台街道。行政区域面积17.9平方千米。根据2011年数据,文官街道总人口为5.06万人。
建置沿革
1964年,成立文官公社,下设管理区和居民委员会。
1969年,改称文官公社革命委员会,下设管理区和居民委员会。
1979年1月,恢复文官街道,属大东区政府和原“七二四”厂。
1997年10月,属大东区。
2002年,原东陵区的朱尔村、木匠村划归文官街道。
2010年2月,浑南区前进街道的文兴社区和文官村部分地域、沈北新区前占、柳岗、黄泥、大古、虎石台街道村部分地域划归文官街道。
地理
文官街道地处大东区西北部,东起辽沈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厂区东界墙,南抵前进街道望花新村,西至长大铁路于皇姑区接壤,北临平望公路,毗邻沈北新区虎石台街道。行政区域面积17.9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文官街道下辖12个社区:乐群、生产、幸福、和平、三家子、团结、劳动、文兴、朱尔、木匠、前詹、柳岗。
截至2020年6月,文官街道下辖12个社区,街道办事处驻文官街86号。
人口民族
2010年,文官街道总人口59909人。
2011年末,文官街道辖区总人口5.0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06万人,城镇化率100%。另有流动人口1.1万人。总人口中,男性2.5万人,占49.41%;女性2.56万人,占50.59%。2011年,人口出生率4.5‰,人口死亡率8.09‰,人口自然增长率-3.5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826.8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文官街道财政总收入6500万元,比上年增长7%。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800万元,增值税1500万元,企业所得税700万元,个人所得税4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8%、9%、10%。
工业
2011年,文官街道的工业总产值达到18.5亿元,比上年增长15%;工业增加值3.5亿元,占街道内生产总值的0.7%。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家,职工28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3.5亿元,比上年增长15%。
商业
2011年末,文官街道有商业网点412个,职工2009人。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亿元,比上年增长11.28%。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文官街道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138人,专任教师8人;小学4所,在校生1688人,专任教师13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578人,专任教师8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升初升学率9891%,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
文化事业
2011年末,文官街道有文化艺术团体22个,文化站1个,公共图书室13个,藏书2万册;主要文化艺术团体有舞蹈、秧歌、健身舞、跳绳等。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文官街道有医疗卫生机构1个;病床40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5张。专业卫生人员41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1人。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200/10万;孕产妇死亡率25/10万。
社会保障
2011年,文官街道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81户,人数1208人,支出415.2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35人。新增就业人员1400人,有140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2人。全年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276人。
交通
文官街道境内有G203、G1等公路穿过。
地名由来
文官街道因清顺治元年(1644年),七品文官柳成枝于现文官火车站西侧落户,后形成文官屯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