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星
陈嘉庚星,是一颗小行星,于1964年11月9日被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所发现。当时,它被国际小行星中心临时编号为1964VMI。经过综合全球的小行星观测资料,对其轨道进行了认证,最终于1983年12月被国际小行星中心正式编号为第2963号小行星。依据惯例,路虎第四代发现有权提出命名建议。紫金山天文台提议,以中国爱国侨领和教育事业家陈嘉庚先生的名字来命名这颗新发现的小行星。陈嘉庚星的直径约为16公里,其轨道距离地球会不断变化,最远距离可达6亿1千多万公里,而最近时则仅为2亿4千7百万公里。
1990年3月11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公布了一批新小行星的命名,其中便包括了第2963号小行星——陈嘉庚星。这份公告明确指出了该星是由紫金山天文台于1964年11月9日发现的,并以纪念陈嘉庚先生这位杰出的中国教育家而命名。陈嘉庚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小行星发现
1964年11月9日晚南京城上空繁星满天,紫金山天文台的科学家操纵直径40厘米的双筒折光望远镜紧张有序地进行小行星照相观测,当他们对准金牛星座时,发现了一颗新的小行星。经过连续几夜对它进行跟踪观测,科学家计算出它的空间运行轨道,并将观测和计算结果对外发表。国际小行星中心立即将这个新天体临时编号为1964UMI,后来综合了全世界所有的小行星观测资料进行轨道确认,认定新小行星具备了永久编号的条件。1983年12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将它正式编为2963号小行星,并确认该星是紫金山天文台所发现。
小行星命名
小行星是太阳系中的特殊天体,它们大多集中在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沿着各自的轨道绕日运行。按照国际规定,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的小行星,发现者有权提出命名。早期发现的小行星,大多用神话故事中的神仙命名,后来许多国家和城市的名字纷纷进入小行星世界,还有许多小行星用古代和现代著名科学家、文艺家等知名人士的名字命名,以表彰他们对人类事业所作出的贡献。新小行星一经国际正式命名将永载史册,即使在千百年之后,这一星名仍为国际所公认,获得小行星命名是一项极高的荣誉。
陈嘉庚先生毕生倾资兴学,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今,陈嘉庚先生的名字镶上太空,这颗铭刻着嘉庚先生光辉业绩的行星将永远遨游于太空之中,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
参考资料
“陈嘉庚星”“嘉庚号”“陈嘉庚科学奖”……以“嘉庚”命名的还有…….新浪财经.2024-03-12
嘉庚精神 声入人心 纪念嘉庚先生诞辰148年诗歌朗诵音乐会举办.厦门市集美区人民政府.2024-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