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墓,在福建省晋江市磁灶镇苏垵村北。坐南朝北,砖构,外包三合土。白石墓碑阴刻楷书“皇明都督虚江俞公墓”。墓两侧尚存石勇1对。原有石马、石虎、石羊等均被毁。1986年,发现墓志铭1方,志额篆书:“皇明光禄大夫后军都督府同知赠左都督俞公暨夫人慈肃陈氏墓志铭”,由晋江市博物馆收藏。199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介绍

俞大猷(念You)(1504-1580)汉族,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福建泉州北郊市(今洛江区河市镇)濠格头村人,生于弘治十六年(1503)。是明代著名民族英雄、抗倭名将、儒将、武术家、诗人、兵器发明家,然而,他最主要的功绩是领导明东南沿海抗倭之战。他历任明代三朝,一生坎坷。戎马生涯四十七年,“时而受重用,名声显赫;时而受贬责,沦为囚徒”,四为参将,六为总兵,累官都督。本邑好友潘湖黄光升(明兵部侍郎后任户刑二部尚书)密授俞大猷方略,率部转战于苏、浙、闽、粤之间,身经百战,战功显赫,“俞家军”威名赫赫,与当时另一位抗倭名将戚继光并称“俞龙戚虎”。

文物保护

俞大猷墓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晋江市文保部门对其进行保护性发掘,发现书“皇明光禄大夫后军都督府同知赠左都督俞公暨夫人慈肃陈氏墓志铭”的篆书墓志铭1方,由晋江市博物馆收藏。

墓穴被盗

2015年3月6日傍晚,位于晋江市磁灶镇的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墓发现被盗,墓周围被挖了个长1.2米,宽0.8米,深约2.5米的大洞,洞旁边还有一个半人高的小洞直通墓室。

截至2015年3月7日20时,根据晋江市博物馆的初步勘测,没发现文物损失。

参考资料

抗倭名将俞大猷墓被挖半人高小洞,官方称未发现文物损失.澎湃新闻.2024-09-02

《抗倭名将俞大猷》:还原历史 回归真相.腾讯网.2024-09-11

泉州古墓.泉州历史网.2024-09-02

抗倭名将俞大猷墓被盗(图).凤凰.2015-03-08

【泉州史迹研究】古墓葬——俞大猷墓.搜狐网.202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