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泰(1904—1979),江苏扬州人。著名教育家。1927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后考取公费赴美留学。自1927年扬中市建校起,黄泰便开始在江苏省扬州中学担任数学教师。因为当时缺乏国人编写的教材,为了教学需要,黄泰就自己翻译或编写出版数学教材。在他大学毕业的10年间,他连续出版了7本教材。1931年,他编写的《高中解析几何》,成为我国第一本中国人编写的中学教材,并被东南亚国家很多华侨学校使用;1934年,他出版的《初中代数》被评定为国定教科书。1946年至1951年间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任教,随后回到扬州市,参与筹办了苏北师专。1951年后,黄泰先生就回到扬州,并已于1979年去世。
年表
1904年出生于扬州,1927年国立东南大学毕业,随后进入江苏省扬州中学。
1927年—1937年,担任扬州中学数学教师。
1937年—1941年,因抗日战争爆发,扬州沦陷,他带领大批老师和学生到上海租界创办了扬州中学(沪校),并担任临时校长。
1941年—1945年,因上海市也全面沦陷,他拒绝为汪伪政权工作,4年隐居扬州市家中。
1946年—1951年,他被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聘用为数学教师。
1952年,回扬筹办苏北师专,任数学系教授。
1979年,在扬州逝世。
学生代表
在黄泰的学生中,有100多人后来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教授、学者、名流,现已知有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12人,还有好几位党和国家的高级干部。
其中有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科院院长胡乔木,原国家科委副主任、中科院院士武衡,更有3位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者——吴征镒、袁隆平、黄纬禄,此外,还有我国航空事业创始人吴大观院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杨德、北京大学教授谢义炳院士、中科院研究员许国志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高鸿院士、复旦大学教授吴征铠院士、著名地质学家常印佛院士、石油工程专家童宪章院士、电子信息工程专家童志鹏院士。
原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朱九思,原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著名电讯专家蔡长年教授,以数理专长的著名经济专家武汉大学李崇淮教授,以及金属切削专家、北京市科技顾问、北京理工大学于启勋教授等,也都出自他的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