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意为骠骑将军,讨温州市贼。意修水战之具,浮海就攻,一战大破,所向无敌。是一位非同寻常的大人物。

人物介绍

南梁‧宋‧范晔《後汉书‧张意传》:“张意为骠骑将军,讨东瓯贼。意修水战之具,浮海就攻,一战大破,所向无敌。”

保国寺的前身是灵山寺。因寺所在的山就叫灵山。据 《四明谈助》记载“山之西,峰联,耸如马鞍”,所以又名“马鞍山”。根据寺志记载,相传在东汉世祖刘秀(公元25—57年)时,骠骑将军张意的儿子中书郎张齐芳隐居此山。经考证,

东汉果有张意这位将军。据东汉刘珍等奉命官修的 《东观汉记》卷十九记载: “张意拜骠骑将军,讨东瓯,备水战之具,一战大破,所向无前”。

三国时吴国谢承的 《后汉书》卷六也记载: “张意为骠骑将军,讨温州市贼。意画策,各修水战之具,浮海就攻,一战大破,所向无敌。”骠骑将军一职,原是刘彻“以霍去病为嫖姚校尉,征匈奴,累有功,宠冠群臣”所设置,地位仅次于大将军,不是常置的职衔。 《东观汉记》曰: “光武中兴时诸将皆称大将军,建武二十年复置骠骑将军。”应劭 《汉官仪》曰: “汉兴,置骠骑将军,位次丞相。”

由此可见,东汉建武年间(公元44—57年),张意是一位非同寻常的大人物,但究竟什么原因使他的儿子张齐芳隐居遁世于钟灵秀的灵山,不得而知。张齐芳死后,当地乡民为了纪念父子俩,遂将灵山称为骠骑山,将开挖的井泉名为骠骑井泉,以及留下骠骑将军庙、骠基坪等古迹。张姓后嗣受张意托梦,让出宅地,改建寺院,于是就有了保国寺的前身“灵山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