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根,属于樟科植物樟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的根部,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其中以台湾地区最为常见。该物种生长于山坡或沟谷地带,也常栽培于低山平原。

形态特征

香樟是一种风车木,高度可达30米,直径可达3米,树冠形状为广卵形。树皮呈现黄褐色,具有不规则的纵裂。叶片为卵状椭圆形,长度在6-12厘米之间,宽度在2.5-5.5厘米之间,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边缘全缘。花朵为绿白色或带黄色,长约3毫米,花梗长1-2毫米。果实为卵球形或近球形,直径约为6-8毫米,颜色为紫黑色。花期一般在4-5月,果期则在8-11月。

分布范围

香樟根主要分布于中国的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尤其在台湾地区的数量较多。

栖息环境

香樟根通常栖息于山坡或沟谷环境中,同时也常被人们栽种于低山平原区域。

用途

香樟根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胃脘疼痛、霍乱吐泻、类风湿性关节炎痹痛以及瘙痒症等。此外,它还具有温中止痛、辟秽和中、祛风除湿的功效。

制作方法

香樟根的制作过程包括春季或秋季的采挖,随后将其清洗干净并切成薄片,然后晾晒干燥。需要注意的是,在制作过程中不应使用火烘干,以防止香气的挥发。

中药材性状

香樟根的中药材形态表现为横切或斜切的圆片,直径在4-10cm之间,厚度在2-5mm左右,或者呈现出不规则的条块状。外观为赤棕色或暗棕色,带有栓皮或部分脱落。横断面的颜色为黄白色或黄棕色,可见明显的年轮。质地坚硬且重量较重。散发出樟脑特有的气息,味道辛辣且清凉。品质优良的香樟根应具备片张较大、颜色黄白、气味浓郁的特点。

药理作用

香樟根所含有的樟脑成分能够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增加呼吸及循环系统的活动。同时,樟脑还能直接影响心脏肌肉的功能,增强其代谢能力,并提高对交感神经的敏感度。对于皮肤黏膜,樟脑具有局部刺激作用,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黏膜分泌,并刺激冷觉感受器产生清凉感。此外,樟脑还具有镇痉、止痒、止痛及局部麻醉的效果。

现代制剂

现代医学利用香樟根制成樟枫合剂,该制剂由樟树根2000克、新鲜枫树叶2000克和甘草150克组成,主要用于治疗痢疾肠炎

相关论述

贵阳民间药草》记载了香樟根的药用价值,认为其具有理气行血、健胃的功效,适用于胃病、筋骨疼痛等症状。

近种区别

黄樟(大樟树)Cinnamomum parthenoxylon (Jack) Nees.和黄樟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 var.的根部也可作为药材使用,它们的性味和功能与香樟根相似。

参考资料

香樟根的功效.39健康网.2024-10-25

香樟根的功效与作用.快速问医生.2024-10-25

香樟根的功效.民福康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