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川崇安寺,位于陵川县崇文镇,据史书记载,唐初时名为丈八佛寺,至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被赐名“崇安寺”,取意崇高安宁。崇安寺占地面积广大,陵川县内最大的寺庙之一。
寺内。主要建筑包括山门古陵楼、过殿(当央殿)、大雄宝殿等。山门古陵楼是崇安寺的标志性建筑,被誉为“最美山门”。大雄宝殿内供奉有释迦牟尼佛等佛像。寺内保存有大量的碑刻题记和文物古迹,如宋崇宁年间所铸的大铁钟、隋唐时期的石佛像等。
寺庙简介
明洪武年间,陵川崇安寺被当作僧会司,成为管理当地佛教事务的中心。寺庙保留有两进院落,层次分明。
寺前矗立的两层平台,第二层平台之上的山门是陵川县境内罕见的楼阁式建筑。山门两侧对称分布着钟鼓二楼,钟楼与鼓楼皆采用重檐歇山顶设计,檐部以琉璃剪边装饰。钟楼内至今仍悬挂着一口宋崇宁元年所铸的铁钟。
寺内两院落之间的过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设计。过殿两侧原有东西插花楼相衬,虽东楼已毁于战火,但西楼仍存。后院的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八椽,单檐悬山顶结构。后院两侧还分布有清代翻修的配殿,数量众多。
崇安寺的山门,亦称古陵楼。此门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采用重檐三滴水歇山顶设计,屋顶装饰全部采用琉璃构件,色彩斑斓。上檐正中悬挂的“古陵楼”牌匾与“行山钟秀”等四块牌匾。山门明间的石质门框上刻有北宋嘉祜辛丑年的题记,为宋代原构件。
历史
崇安寺,俗称凌烟寺,为陵川大寺之首。唐初原名丈八佛寺,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命为“崇安寺”。崇安寺建筑宏大,气势雄伟,经过全面修缮,成为陵川县一著名旅游景点。崇安寺最壮美的建筑山门古陵楼。相传后赵开国皇帝石勒的陵墓就在楼下。寺东部的钟楼内有一只六尺高、口围一丈五尺有余,重万斤的大铁钟。
典故
当地甚至有“先有隆安,后有陵川”的说法,认为陵川得名于崇安寺旁的石勒陵墓。史载,石勒死后夜葬于山谷,世人莫知其所,于是传说石勒葬于陵川县城西北角处的崇安寺门东侧,又有人说葬在崇安寺的佛座之下。陵川籍的文学家郝经有诗道:“都门长啸气凭陵,瓜割中原霸业兴。夜葬山间人不见,至今犹有守坟僧。”
参考资料
专家为你解读陵川崇安寺....搜狐网.2024-08-28
山西陵川崇安寺.寺庙信息网.2023-11-17
崇安寺:古泽州规模最大楼阁式建筑,楼下有后赵开国皇帝石勒陵墓.搜狐网.2024-08-28
山门最美的寺庙——崇安寺.搜狐网.2024-08-28
先崇安后陵川的崇安寺.临川县人民政府.202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