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聂耳

聂耳

《聂耳》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传记影片,由郑君里执导,赵丹主演,于1959年上映。

该片讲述了爱国青年聂耳从云南省来到上海市,接受进步思想,投身群众运动,逐步成长为人民音乐家的故事。

剧情简介

1930年,19岁的聂耳为了逃避中国国民党反动派的政治迫害,离开了云南家乡,来到上海一家商号做小伙计。当年冬天,商号倒闭,聂耳失业。

聂耳富有音乐天才,弹得一手好琴,但这也无济于事,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在一个歌舞班当了一名琴师。聂耳在昆明市的同学郑雷电来找他,鼓励他投身群众斗争的行列中去,使生活发出风云雷电的光芒。从此,聂耳的生活注入了新的内容。他坚持自学,严格要求自己。

在一次上海市工人为赈济16省水灾难民的募捐演出晚会上,聂耳与党的地下工作者苏平结识,苏平介绍他参加了“上海反帝大同盟”的工作。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东北沈阳,翌年又发动了侵略上海的一二八淞沪抗战十九路军奋勇抵抗,得到了上海人民的支持。聂耳鼓动歌舞班子到闸北区去做慰问演出,但抗敌将士们对他们演出的“桃花江”等歌舞节目十分厌恶。内疚的聂耳唱起了《马赛曲》,到前线的艺术家感叹地说,要是有中国自己的马赛曲就好了。聂耳把此事记在了心中。有感于民族灾难的深重,黄色歌舞班子的没落,聂耳毅然离去,紧握着音乐武器走上了革命道路。又一年秋天,聂耳在北平市参加了文艺界联合大汇演,演出到一半,活动就被反动派禁止了。

聂耳领头唱起了“国际歌”,群众齐声响应,用臂膀拉起了人墙,掩护着演员安然离去。

不久后,聂耳、苏平要调回到上海市工作,他们登上万里长城,极目四望,群山白云,烽火狼烟,东北沦陷,华北危急,慷慨悲歌之情在胸中燃烧。聂耳的心底里汇成了“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庄严旋律。回到上海,聂耳冒着生命危险,开展了音乐创作活动。他来到码头工人中间,体验生活,创作了《扬子江暴风雨》中的组曲,并扮演了老王,受到工人群众的欢迎。

不久后,聂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战士。他创作的歌曲如滚滚洪流,一泻千里,《大路》、《开路先锋》、《新女性》、《毕业歌》、《卖报歌》和《塞外村女》等,给予反动派以沉重的打击,成为人民强有力的战斗武器。党决定派聂耳到苏联深造,临行前他满怀激情为田汉的词谱曲,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成为反抗侵略、争取自由的号角和武器,激励和鼓舞中国人民奋勇前进。

2021年7月,入选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片单。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音乐原声

幕后花絮

• 该片是新中国的第一部音乐传记片。

• 当郑君里提出由赵丹扮演聂耳时,很多人是反对的,因为聂耳去世时仅23岁,而影片筹备时赵丹已经46岁了,况且二人的形象都是观众所熟悉的,由他来扮演聂耳,观众未必认可。为了说服大家,经与郑君里商量,赵丹搞了一个突然袭击:在摄影组开会时,他突然以短发、皮夹克、工装裤加跑鞋的形象出现,指挥众人唱《卖报歌》。他的表现一下子就打消了人们的顾虑。

• 在剧本创作期间,关于聂耳有没有女朋友、赴日是否与女友有关的问题,于伶孟波等人展开激烈争论。最后,他们决定在剧本中为聂耳写一个初恋女友,也就是片中的“郑雷电”。这一角色集合了郑君里和聂耳的许多朋友的经历。

获奖记录

演职员表

职员表

参考资料

《聂耳》.海上电影网.2018-08-19

第十一届北影节展映片单出炉,多部4K版经典影片亮相.新京报.2021-07-15

《聂耳》字幕表.海上电影网.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