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
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22年3月,张石川任导演,郑正秋任编剧,周剑云任文书兼管营业,公司最终总资本为4万元,全由发起人向亲友募集而成。
明星公司创办的初衷,一方面是这些创办人看到电影事业“发达在所免”,是一项有利可图、大有可为的事业;另一方面,则希望通过电影来“补家庭教育暨学校教育之不及”,把电影看成是一种“改良社会”的工具。公司前期拍摄的《滑稽大王游沪记》《大闹怪剧场》与《劳工之爱情》3部短片票房收入不甚理想。
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早的私营电影企业。从1923年拍摄《孤儿救祖记》开始摄制长故事片,1927年《火烧红莲寺》开中国影坛神怪武侠片之先河,1931年试制成功中国第一部蜡盘配音有声片《歌女红牡丹》。明星影片前后共拍摄了200余部电影,包括著名的《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经历了从无声片到有声片的变革,是上海电影业辉煌的见证。由于制片基地在1938年被日军炸毁,明星影业被迫停办。
2014年6月16日,光线传媒集团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发布计划:新建“中国电影世界”基地和恢复 “上海明星影业”品牌,成立上海明星影业有限公司,让“明星影片”这个中国最老牌的电影公司品牌重获新生。
公司简介
1922年3月中旬,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创办人为张石川、郑正秋、周剑云、郑鸪、任矜苹,号称“五虎将”。具体分工为:张石川任导演,郑正秋任编剧,郑鹧鸪负责训练演员,摄影师起初为英国人郭达亚,后来是张伟涛、汪煦昌等。办事处设在贵州路,暂借意大利人劳罗之摄影棚作为拍片之用。公司还附设明星影戏学校(后改为明星演员养成所),由郑正秋兼任校长。
历史沿革
1922~1937年﹐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共拍摄影片200余部﹐培养了包括编剧﹑导演﹑演员﹑摄影﹑美工﹑录音﹑剪辑﹑洗印﹑发行在内的一整套人才﹐经历了从无声片到有声片的变革﹐为发展中国民族电影事业做出积极努力﹐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电影事业的领导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是一个为中国早期民族电影事业兴起﹑发展﹑进步作出过有益贡献的电影公司。
明星学校
民国11年(1922年)3月,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还附设明星影戏学校(后改为明星演员养成所),郑鹧鸪负责训练演员,由郑正秋兼任校长。
组建戏院
民国15年(1926年)3~4月 明星影片公司经理张石川、百代公司经理张长福等集股承租了雷玛斯的夏令配克、维多利亚、恩派亚、卡德、万国5家电影院,改组为中央影戏公司,以原有的中央大戏院为领衔戏院,于4月2日开业;同时又吸收中华和平安两家影院;于是,从“提倡国产影片”为宗旨的中央影戏公司辖下共有7家电影院。
联手发展
民国15年(1926年)明星、上海、大中华百合、民新、华剧和友联6家公司,联合组成了六合影戏营业公司,它是仿照美国电影制片公司联合发行之体制建立起来的1家影片发行公司,负责为属下6家公司向全国发行影片,并沟通海外的发行业务,公司以它的垄断性和天一影片公司展开市场竞争,这就是中国电影史上的“六合围剿天一”事件。
民国17年(1928年)夏 明星影片公司在续拍《火烧红莲寺》的过程中,摄影师董克毅和美术师张聿先首次创造了布景“接顶”的特技摄影技术。
重要记事
民国11年(1922年)3月 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民国11年(1922年)明星影片公司摄制的《劳工之爱情》(又名《掷果缘》)上映。该片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张伟涛摄影,片长3本。该片在突破舞台演出模式、寻求电影独特表现手法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民国12年(1923年)12月22日 明星影片公司摄制的长故事片《孤儿救祖记》在申江大戏院上映,创当时最高卖座纪录。
民国15年(1926年)2月16日 明星影片公司摄制的《空谷兰》(上、下集)在中央大戏院上映,创默片卖座最高纪录。
民国18年(1929年)明星公司继续拍摄了《火烧红莲寺》四至九集。
民国20年(1931年)3月15日 明星影片公司和法商百代唱片公司合作摄制的蜡盘发音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在新光大戏院首映,这是中国第一部蜡盘配音有声故事片。
民国20年(1931年)明星影片公司摄制完成以抗日为题材的动画片《同胞速醒》(朱石麟编剧,“万氏兄弟”绘制)。
民国20年(1931年)明星影片公司和大华电影社,为争夺张恨水小说《啼笑因缘》的电影摄制权,诉诸法院。
民国21年(1932年)1月 明星影片公司摄制的第一部片上发音的影片《旧时京华》在卡尔登大戏院首映。
民国22年(1933年)年初 明星影片公司设立卡通科,“万氏兄弟”进入卡通科工作。
民国22年(1933年)3月5日 第一部左翼影片《狂流》上映,该片由明星影片公司摄制,被认为是“明星公司划时代转变的力作。”
明星刊物
《明星特刊》民国14年(1925年)5月1日创刊(不定期刊),周剑云、宋痴萍编辑,明星影片公司发行。
《明星日报》民国22年(1933年)2月28日发起的“电影皇后”选举揭晓,胡蝶以21334票当选为“电影皇后”。
《电影皇后纪念册》民国22年(1933年)3月28日发行。上海市电影界假座大沪舞厅,举行“庆贺胡蝶女士当选电影皇后,航空救国游艺茶舞会。”大会向胡蝶颁发了“电影皇后证书”。
《明星月报》 1933年5月创刊。月刊。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主办。共出12期。夏衍、阿英、郑伯奇、尘无等电影评论家在该刊化名发表过揭示进步电影艺术主张的重要论文,后来逐步失去锐气而停刊。
电影作品
《劳工之爱情》(又名《掷果缘》)民国11年(1922年)上映。
《张欣生》(原名《张欣生》)民国11年(1922年)上映。
《火烧红莲寺》(第一集)民国17年(1928年)5月13日上映。
《报应昭彰》(原名《张欣生》)民国11年(1922年)上映。
《孤儿救祖记》民国12年(1923年)12月22日上映。
《空谷兰》(上、下集)民国15年(1926年)2月16日
《歌女红牡丹》民国20年(1931年)3月15日在新光大戏院首映。
《狂流 》民国22年(1933年)3月5日上映。
《女性的呐喊》民国22年(1933年)4月上映。
《春蚕 》民国22年(1933年)10月上映。
《姊妹花》民国23年(1934年)2月上映。
《骆驼献舞》民国24年(1935年)该片由万氏兄弟绘制,明星影片公司出品。
《生死同心 》民国25年(1936年)上映。
《小玲子》民国25年(1936年)上映。
《女权》民国25年(1936年)上映。
《压岁钱 》民国26年(1937年)2月7日 上映。
《十字街头 》民国26年(1937年)4月15日上映。
《马路天使 》民国26年(1937年)7月24日上映。
参考资料
钩沉|明星影片公司:中国电影事业的开拓者.澎湃新闻.2024-01-13
“中国电影世界”将落户闵行浦江镇.人民网.202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