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炳松是一位毕业于浙江农林大学林学专业的学生,于1990年9月至1994年7月期间获得了农学学士

个人经历

郑炳松,1990.9-1994.7 浙江林学院 林学专业学习 获农学学士学位

1997.9-2000.7 浙江大学 植物生理学专业学习 获理学硕士学位

2000.9-2003.7 浙江大学 植物学专业学习 获理学博士学位

2004.9-2005.5 瑞典农业科学大学 植物学专业学习 访问学者

2007.2-2008.7 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 植物学专业学习 获博士后

1994.8-现在 浙江农林大学 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教师

教学工作

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高级植物生理学、植物发育生物学、生物化学原理与技术

研究领域

植物分子生理学、植物分子生物学

在研课题

(项目来源、起止日期、经费数、承担任务):

(1)生长素响应因子ARF对野核桃嫁接成活的调控机理研究(310706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1.01-2013.12,33万元,项目主持人

(2) 食用油料与能源植物定向培育及开发利用研究(草本)(2008C12019),浙江省科学技术厅,2008.08-2011.12,168万元,项目主持人

(3) 拟南芥固醇载体蛋白SCP-2调控种子萌发的分子机理研究,教育部留学基金,2010.01-2012.12,3万元,项目主持人

(4) 拟南芥固醇载体蛋白AtSCP-2的表达机制及其功能研究(Y305314),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006.01-2008.12,5万元,项目主持人

(5) 拟南芥固醇载体蛋白AtSCP-2的表达机制及其功能研究(200508),浙江省留学回国基金,2006.01-2006.12,1万元,项目主持人

(6) CcLFY基因启动子核心元件鉴定及其调控蛋白研究(3087204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9.01-2011.12,32万元,承担定点缺失PCR和表达载体构建

(7) 胡桃成花机理及其调控技术研究(Z307534),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01-2010.12,30万元,承担基因克隆和功能分析

(8) 槟等高抗植物抗盐机理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2006C22058),浙江省科学技术厅,2006.01-2008.12,24万元,承担抗性生理分析

(9) 山核桃LFY同源基因全长cDNA克隆(Y30533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006.01-2008.12,5万元,承担基因克隆

(10) 质体内IAA对胡桃嫁接成活的调控机理研究(303711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4.01-2006.12,23万元,承担基因功能鉴定

科研成果

(1) 水分胁迫下水稻性状QTLs定位及其相关基因功能研究,2009年获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2) cDNA-AFLP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 inhickory(Carya cathayensis) duringgraftprocess获第三届梁希青年论文奖三等奖,排名第一。

(3) 不同水分条件下水稻根系性状QTLs和侯选基因定位及其在三个群体中的比较分析,2005年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4) 水分亏缺下水稻根系3种组织中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2005年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5) 野核桃新品种选育及高效培育技术研究,2006年获杭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三。

(6) 基于“两园合一”的植物学实践教学创新体系构建与实施,2009年获浙江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四。

(7) 干旱条件下水稻根系生长相关基因的选、克隆及功能研究,2006年获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四。

(8) 山核桃优良种苗无性繁殖机理和新技术研究,浙江省林业局科技兴林奖二等奖,排名第五。

(9) 特色经济树种新品种选育及高效培育技术研究,2006年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