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中国科学院青年北川希望小学原名曲山镇任家坪小学,成立于1943年,是中国科学院青年联合会、院团委和共青团北川羌族自治县委员会联合资助的项目。学校曾因5·12汶川地震中建筑坚固而被誉为“灾区最牛希望小学”。

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院青年北川希望小学解放前是私塾,解放后发展乡级完全小学。在20世纪四十年代是所私塾,解放后成为村小,七十年代成为乡级完全小学。2004年,它有了一个全新响亮的名字——中科院青年北川希望小学。

办学特色

中国科学院青年北川希望小学秉承“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训,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学校注重素质教育,推进新教育改革,强调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学校还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与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作为新教育实验学校,学校倡导师生广泛阅读,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此外,学校还举办了多种校园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教师队伍

中国科学院青年北川希望小学的教师团队在5·12汶川地震中表现出色,多名教师不顾自身安危,全力营救学生。他们的英勇行为受到了社会的高度赞扬。

荣誉奖项

中国科学院青年北川希望小学及其教师团队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北川羌族自治县办学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先进学校”、县级“合格学校”、“文明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希望工程模范希望小学”、“快乐希望小学”等称号。教师们也荣获“绵阳市优秀教师”、“优秀教师”、“灾后重建先进个人”、“优秀校长”、“优秀辅导员”等多项表彰。

参考资料

知识改变命运爱心点燃希望中科院青年回访北川希望小学.中国科学院.2024-11-18

希望小学:中国科学院青年北川希望小学|新浪.新浪公益.2024-11-18

地震中的希望小学老师用爱撑起生命.新浪网.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