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美术的文化特性 1.小岛和大洋的文化环境 2.日本美术的特色
图书信息
出版社: 人民美术出版社; 第1版 (1998年12月1日)
精装: 210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7102019726
条形码: 9787102019727
尺寸: 20.2 x 12.8 x 1.2 cm
重量: 340 g
作者简介
刘晓路,1953年12月出生,1984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美术系,获文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责任编辑,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外国美术研究室主任。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中日关系史学会、日本东方学会会员。曾作为东京大学、东京艺术大学、哈佛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访问学者,访问日本、美国、韩国。长期从事中国和外国美术研究,出版有20余部著作,主要有:《日本美术史》、《20世纪日本美术》、《中国帛画与楚汉文化》、《春秋战国艺术史》、《五代两宋美术》、《秦汉绘画》等。
内容简介
《日本美术史话》用历史的长线串联起一幅幅精美珍贵的图画,再现灿烂辉煌的美术史,带你走近艺术家的人生历程、成功与失败、快乐与悲辛,和他们画幅中所表现的那些知名或不知名的历史人物变化所隐藏的悲欢故事。
媒体评论
书评
日本美术的文化特性
1.小岛和大洋的文化环境
日本美术的文化环境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海岛,一个是大洋,与典型的西方文化环境——欧洲、典型的东方文化环境——中国均不相同。
日本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的群岛国家,比邻全世界最大的洲——亚洲,环绕全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它在地理上属于亚洲,却不是大陆;属于太平洋,却不是海洋。它最初与亚洲大陆连在一起,大约30~40万年由于地球板块的移动而与大陆游离开。至今,它由本州岛、九州、四国、北海道4个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领陆面积只有377380平方公里,为欧洲或中国的二十六分之一。但是,它的地理环境有两点极其突出:首先,由于这些岛屿散布于浩翰的太平洋中,它们所达到的范围为东经123到154度,北纬20.25到45.5度,约各相当于中国的二分之一。所以日本的领陆虽不大,所跨的经纬度却是领陆面积相近的国家中最大的,这在资源和交通上有莫大好处。其次,日本的海岸线长达34000公里,几乎与整个欧洲一样长,在世界所有国家中,仅次于领陆是它45倍的俄罗斯(40000公里)和领陆是它5倍的印度尼西亚(35000公里)。换句话说,每1000平方公里有90公里的海岸线,这个数字为欧洲的25倍,俄罗斯的39倍,印度尼西亚的近5倍。海岸线长又使它领海范围大。根据国际法,国家领域(广义领土)包括领陆(狭义领土)、领水(含内水和领海)、领空。因此,日本的广义领土面积比狭义领土要大得多。
小岛和大洋的地理环境,使日本美术既能长久保持自身本色,又能随时融入世界大潮。
古代的日本大大得惠于海洋。四面环海的环境,使它构成阻挡外来侵略的天然屏障,又形成向外学习、对外扩张、对外贸易的坦途。弹丸小岛、高密度的人口(日本的太平洋沿岸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本州岛是世界上唯一拥有1亿人口的海岛)和单一的民族结构,又迫使日本必然具备高度内聚力。在中国苦于北部边患时,日本的周边除了靠近强大而温和的中国外,没有任何能对它造成威胁的国家。即使有,也没有渡海远征的能力。唯一的外侵来自横扫欧亚的蒙古族,但也以在海上受挫而告有惊无险。
邻近大陆使日本人从发达的大陆文化受益非浅。中国没有对外扩张的野心,却有着高度发达的文化,所以日本从这个强大的邻居那里没有遭到危害,而是承受了无比的恩惠。再加上日本人天生好学,其文化也迅速发展。
日本的扩张性早在7世纪就初次显露。大化革新(646)不久,日本就以微不足道的国力出兵朝鲜半岛,扶植百济,插手三国战争,与强盛的唐朝间接抗衡。至14世纪,数百人甚至三五结群的倭寇竟敢袭扰大明帝国的沿海和长江下游。作为泱泱大国的最高统治者,朱元璋开国登基后的最初法令之一,竟然是防止倭寇的海禁(1371)。海禁并不能阻挡小小倭寇的骚扰,反而捆住了自己作为东方巨人的手脚。而当时的中国已经拥有全世界最强大的船队,30年后由郑和率领浩浩荡荡七下西洋。在西方人看来,这无愧为绝世壮举,但又对它毫无政治、军事、经济目的而百思不解,或许只能解释为现代旅游热之滥觞。明治维新不久,处于上升期的日本在国力尚不如虽已衰弱的大清帝国时,竟敢向老师开战,并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摧毁了号称世界第四的北洋水师。继而又与西方列强中版图最大的俄罗斯交手,旅顺第一次世界大战教训了沙皇陆军,对马一战又重创了万里奔袭的红旗波罗的海舰队。以后,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渔翁得利,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喧嚣一时,对外扩性达到顶点,向中国甚至国力比它强大的美国发动战争。
……
目录
丛书前言世界是一个整体
序 日本美术的文化特性
1.小岛和大洋的文化环境
2.日本美术的特色
一从茫茫原野到奴隶社会
1.本土文化:绳纹陶器和陶偶
2.混血儿:弥生陶器和铜铎
3.古坟内外:轮和壁画
二飞鸟佛迹
1.佛教传入
2.止利和早期佛像
3.艺术结晶:玉虫橱子
4.天寿国绣帐和金铜灌顶幡
三奈良诸寺
1.唐文化圈
2.世界上最早的木构建筑:法隆寺
3.世界上最高大的木构建筑:东大寺
4.东方艺术宝库:正仓院
四 决战!平安京内外
1.唐样和国风
2.九体阿弥陀堂与凤凰堂
3.绘卷物的发展
4.“三笔”和“三迹”
五镰仓和室町禅林
1.武禅一致
2.宋元画的影响
3.周文和诗画轴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