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苞垂头菊(学名:垂头菊属 stenactinium Diels ex Limpr.)是菊科垂头菊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四川省等地,生长于海拔3,600米的地区,见于草地、灌丛中及水边,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全株灰绿色或蓝绿色。根肉质,直径3—4毫米,多数。茎单生,直立,高40—50厘米,最上部被褐色有节柔毛,余者均光滑,基部直径1.1厘米,被枯叶柄包围。丛生叶与茎基部叶具宽柄,柄长4—8厘米,宽达2.5厘米,光滑,基部具宽鞘,叶片长圆形或椭圆形,长6—15厘米,宽2—6厘米,先端急尖或钝圆,全缘,基部渐狭成柄,柄与叶片间有时无明显界线;茎生叶5—6,互相密接,直立,筒状抱茎,中下部者长圆形,长4—8厘米,先端钝,有尖头,最上部者膜质,苞叶状,先端钝。头状花序辐射状,下垂,1—13,通常排列成总状花序,稀单生;花序梗长0.5—8厘米,被褐色有节柔毛;总苞半球形,长1.3—1.5厘米,宽1.5—3厘米,被褐色有节柔毛,或脱毛近光滑,基部被膜质卵形苞片,总苞片12—16,2层,椭圆形或长圆形,宽6—8毫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内层具宽的膜质边缘。舌状花淡黄色,舌片线状披针形,长3—7厘米,宽1.5—2.5毫米,先端长渐尖,管部长约5毫米;管状花黄色,长约10毫米,管部长约3毫米,冠毛白色,与花冠等长。瘦果(未熟)长约4毫米,光滑。花期7—9月。

生长环境

膜苞垂头菊生长于海拔3600米的灌丛中、草地、水边。

分布范围

膜苞垂头菊产于中国四川西北部。模式标本采自巴塘县理塘县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