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1874-1956年),1874年出生于甘谷县,自幼学习脊兽艺术,一生捏制脊兽,闻名陇上,是甘谷脊兽的奠基人,人们尊称其为"张大兽"。早年渭源县、陇西县、宝鸡市等地拜师学艺,与陕西省张德高、北京市王勤等名师切磋技艺,取多家之长,生产的脊兽庄重典雅,捏制的龙、凤、狮、马、狻猊、鱼、瞅儿、虎、鹤、鹰、鸽等脊兽,莲、梅等植物花卉,千姿百态,妙肖有生意。其制作的脊兽广饰于甘肃省境内以及邻境的名山寺观及乡绅名宦大户人家屋宇,艺名远扬陇上。1932年,次子张全盛捏烧的脊兽用于陇西首阳山伯夷叔齐殿顶,品奇艺高,颇得民众称道,有名士书匾"巧成天然"。
人物经历
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宗教自由和对传统古建筑文化的重视,脊兽行业,勃然兴盛,张大兽的子孙仍操祖业,用画幅、卡片上的图形作蓝本,捏制的脊兽形式更为多样,形象更为生动。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工艺技术上有所创新。l984年,张大兽的三世孙仁义、高义、西来及四世孙云中、启云从河南省引进琉璃挂釉技术,使甘谷脊兽在工艺创新上更上一层楼。张大兽的族孙新灵捏制的狮盖熏炉竹节笔筒、花瓶、非常雅致;花卉、鱼蟾活灵活现;弥勒佛坐像大腹便便、笑口哈哈,净水观音站像玉体飘洒,形神兼备。
其他信息
"甘谷脊兽"工艺美观大方、庄重典雅、光泽晶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及浓郁的乡土气息,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古建艺术中的奇葩。制作的蛟龙踏云、二龙戏珠、孔雀戏牡丹、鸳鸯闹莲等工艺品深受用房喜爱,畅销陕、甘、宁、青、新及东南亚等地。2004年"甘谷脊兽"被甘肃省列入"民族民俗文化保护工程项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