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前瑞,1967年3月出生,1995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2003年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世界汉语教学》杂志编辑。著有《汉语体貌研究的类型学视野》。

个人简介

陈前瑞,1967年3月出生,1995年和2003年在华中师范大学获语言学硕士学位和汉语言文字学博士学位。自1995年起先后在北京语言大学语言教学研究所及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工作,并于2006年至2008年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2年晋升为副研究员,2007年晋升为研究员。主要研究汉语语法学与儿童语言习得,尤其关注汉语的体貌问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多个研究课题,著有《语言的理解与发生》(第二作者)、《汉语体貌研究的类型学视野》,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来着”的发展与主观化》、《句末“也”体貌用法的发展》发表在《中国语文》杂志上。先后在日本新加坡法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出席学术会议、从事学术交流。

主要研究方向

汉语语法学和语言习得

教授课程

语言学概论

语法学

语言类型学

语言学名著选读

代表性著作和论文

1. 《汉语体貌研究的类型学视野》(入选2006年商务印书馆语言学出版基金),商务印书馆2008年,346页。

2. 《语言的理解与发生——儿童问句系统的理解与发生的比较研究》,第二作者,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304页。

3. 从完成体到将来时——类型学的罕见现象与汉语的常见现象,第一作者,《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158-174页。

4. 副词“方”多种时体用法之间的关系,第二作者,《中国语文》2012年第6期,537-548页。

5. 时体语法化研究的历史脉络,第一作者,《汉语史学报》12辑,93-111页,2012年12月出版。

6. 南方方言“有”字句的多功能性分析,第一作者,《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4期,47-55。

7. 句尾“来”体貌用法的演变,第一作者,《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4期,30—37页。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9年10期全文复印。

8. “着”兼表持续与完成用法的发展,《语法化与语法研究》(四),商务印书馆,2009年8月,1—22页。

9. 句末“也”体貌用法的演变,《中国语文》2008年1月1期,28—39。人大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08年5期全文转载。

10. 《从句尾“了”到词尾“了”——〈祖堂集〉〈三朝北盟会编〉中“了”的用法发展》,第一作者,《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3期,63—71页。

11. 动词前“一”的体貌地位及其语法化,第一作者,《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第3期,24—35页。

12. 汉语双“了”句的兴衰及相关理论问题,《语法研究和探索》(13) ,商务印书馆,2006年7月,32-48页。

13. 北京话“给”字被动句的地位及其历史发展,第二作者,《方言》2005年第4期,289-297页。

14. “来着”的发展与主观化,《中国语文》2005年4期,308—319。

15. 当代体貌理论体系与汉语四层级的体貌系统,《汉语学报》2005年3期,20—27页。

16. 句尾“了”将来时间用法的发展,《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期,66—73。人大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05年4期全文转载。

17. 汉语内部视点体的聚焦度与主观性,《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第4期,第22-31页。人大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04年第4期全文转载;另载赵金铭主编《口语与书面语教学》,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年。

18. 现时相关性与复合趋向补语中的“来”,吴福祥、洪波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一),北京市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第43-59页。

19. 汉语反复体的考察,《语法研究和探索》(11),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4月,第18-34页。

20. 动词重叠的情状特征及其体的地位,《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4期,第48-56页。

科研项目

1.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汉语经历体的类型比较与二语习得研究”(项目编号:13JJD4008),2013年-2016年。

2.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度支持项目“汉语时体研究文献数据库建设及汉语时间副词的多角度研究”(NCET-08-0744),2009年-2012年。

3. 国家社科项目“类型学视野的汉语广义体貌标记语法化研究”(项目编号:08BYY050),批准时间:2008年6月,结项时间:2013年6月。结项等级:优秀。

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汉语体貌范畴的语法化研究”,(证书编号20060400014),一等资助金,06年—08年。

5.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汉语体貌系统的类型比较研究”(项目编号:03CYY003),批准时间:2003年9月,结项时间:2006年6月。结项等级:良好。

重要获奖

书稿《汉语体貌研究的类型学视野》2007年入选2006年商务印书馆语言学出版基金。专著《汉语体貌研究的类型学视野》2010年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3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重要社会兼职

2001年至2012年任《世界汉语教学》杂志编辑。

参考资料

陈前瑞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201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