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是一本于2003年11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为周裕锴

图书信息

作 者:周裕 著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11-1

版 次:1

页 数:429

字 数:321000

印刷时间:2003-11-1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208046450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以西方阐释学理论为观照,以中国学术史为对象,对中国古代内在俱足的阐释学理论和诞生于中国文化土壤之上的阐释学传统作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进行了理论上的归纳和总结。本书认为“先秦诸子的论道辩名,两汉诸儒的宗经正纬,魏晋名士的谈玄辩理,隋唐高僧的译经讲义,两宋居士的参禅说诗,元明才子的批书评文,清代学者的探微索隐,各有其标举的阐释理论或阐释方法,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这种诞生于中国文化土壤上的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的阐释学理论足可与西方阐释学理论相媲美。本书充分注意到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精神的深刻差异,力图建构中国古代阐释学的理论网络,以实现东西方文化之间有体系的跨文化对话。

图书目录

内容提要(中文)

内容提要(英文)

前言

第一章 先秦诸子论道辨名

一、循名责实:指称与世界

二、知者不言:真理与体验

三、尽言尽意:形上等级制

四、以意逆志:意图的重建

五、知言知人:理解的循环

六、见仁见知:象喻性文本

第二章 两汉诸儒宗经正纬

一、阴阳谶纬:神学的诠释

二、教化讽谏:政治的诠释

三、训笺注:语言的诠释

第三章 魏晋名士谈玄辨理

一、言意之辨:正名与无名

二、得意忘言:九方姓相马

三、辨名析理:清谈的妙用

第四章 隋唐高僧译经讲义

一、译经:橘化为枳

二、义解:移花接木

三、习禅:见月亡指

第五章 两宋文人谈禅说诗

一、疑古:理性批判

二、心解:情性体察

三、论世:本末探究

四、释事:密码破译

五、活参:自由解读

六、亲证:存在还原

第六章 元明才子批诗评文

一、水月镜花:抗诠释文本

二、醉翁语:不说破原则

三、借杯浇臆:主观性阐发

四、赏文析义:艺术性诠解

第七章 清代学者探微索隐

一、返经汲古:文本的复原

二、通诂明道:本义的确立

三、实事求是:诠释的验证

四、诗史互证:背景的指认

五、抉隐阐幽:意图索解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