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梁氏宗祠

梁氏宗祠

梁氏宗祠位于黄石市阳新县白沙镇黄塘村,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9年),经雍正乾隆爱新觉罗·颙琰爱新觉罗·旻宁咸丰同治等朝扩建改造形成现今规模。有大小房间九十九间,建筑面积2475平方米。据梁氏家谱载:族人梁勇因功获朝廷封授后,倡议在梁公铺兴建宗祠。梁氏宗祠有大门、前厅、戏楼、亭堂、寝室、廊座等主体建筑,及花厅、饮福厅、受厅、厨房、钱谷房、宾兴馆、先贤祠等次第建筑。是阳新保存完好和规模最大的宗祠之一。

建筑历史

据梁氏宗谱载:族人梁勇因功获朝廷封授后,倡议在梁公铺兴建宗祠。

地理位置

梁氏宗祠位于白沙镇之梁公铺黄塘村,背小箕山而朝南,左扶赤马,右倚七峰,黑瓦粉墙,平面布局规整。梁氏宗祠单独建在一个小山丘之上,正前方十分开阔。

建筑结构

有大小房间九十九间,建筑面积2475平方米。

聂氏宗祠正面宽达60米,大门左右的八字墙达到与正门屋檐的同一高度,不像其他祠堂的八字墙往往比中心正门明显底一个层次。

梁氏宗祠大门绘有巨型门神,左右两位古代武士威猛凶悍,从手执长柄大斧,可疑似为程咬金(尽管程咬金非黄脸),但右白脸武士手把青龙偃月刀,显非关羽,而且两人不属于同一年代,令人费解。大门门框两旁为白色抱鼓石,右侧嵌着一块标明“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刻。门内上方即是戏台,上有一块实木板,木板上书该宗祠始建于康熙,重修于爱新觉罗·旻宁时期,最近又续修过的历史。

宗祠之内结构严谨,主次分明,排列有序,疏密适中,包括大厅以及左右两纵,零零总总竟有100多间房屋,而且多数房间均面向通风透光的天井。

历史文化

梁氏宗祠,始于梁氏族人梁勇因功获朝廷封授,1698年开始在此兴建家祠,经雍正乾隆爱新觉罗·颙琰、道光、咸丰同治等朝扩建改造形成现今规模。作为宗祠,不仅用于摆放祖宗牌位,作子孙后代祭祀纪念的场所;还用于姓族喜庆聚集、姓族商议大事、合族迎接戏班演戏娱乐之所。此外,梁氏宗祠还曾经是梁姓子弟每年春秋两季比试文章的擂台。当年梁氏族人在这里以文选拔,公开表彰,激励代代学子奋发向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梁氏后代延续下来强烈的宗族伦理思想使他们格外重视对梁氏宗祠的建设与保护。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