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凌波,男,汉族,1963年6月生,河南淅川人,教授。药学博士学位,药物合成博士后。博士生导师。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6月入党。曾任河南工业大学副校长、洛阳理工学院校长。
现任郑州大学副校长(正校级)。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1997年至1999年在中国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9年10月中国博士后出站。
1984年7月—1997年10月担任郑州大学化学系教师。
1997年10月—1999年10月担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化学专业博士后。
1999年10月—2000年4月担任郑州大学化学系教师。
2000年4月—2003年10月担任郑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
2001年10月至2003年4月,任焦作市经贸委副主任(博士服务团)。
2003年10月—2007年8月担任安阳师范学院副院长。
2007年8月—2015年5月担任河南工业大学副校长。
2015年5月担任洛阳理工学院校长。7月免去河南工业大学副校长职务。
2017年9月担任郑州大学副校长(正校级)。
社会活动
中国粮油学会营养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工业表面活性剂学会副理事长;
河南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
河南化工学会副会长;
河南食品学会副理事长;
河南省化学生物与有机化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河南生物工程技术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河南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技术中心学委会主任;
《药学进展》等编委
河南省化学会理事,
河南省生物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河南省药学会生物制药专委会副主任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研究方向
计算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子设计和药物分析。
学术成果
在我国较早开展药物分子设计和药物研发数据库开发的研究者,在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和药物信息学研究方面一直处于国内研究的前沿,在药物分子设计方面开发了含有12,000上市药物和4,000的数据库系统,并将该数据库与多个病毒蛋白进行了DOCK对接研究,设计了针对核苷类药物传输与代谢的QSAR系统,可以对核类药物进行药效学和药动学方面的预测。可以为组合化学、固相合成同时生成肽库;核酸库,及肽核酸复合库的药物合成、设计提供帮助。
在生物有机磷化学的研究方面,深入研究了蛋白质与磷化之黄酮间的弱相互作用,用荧光与ESI质谱法研究比较了7-羟基黄及其磷酰化产物与溶菌酶的相互作用,发现了磷酰化7-羟基黄酮能与溶菌酶发生弱相互作用,并进一步用荧光猝灭法研究了磷酰化黄酮与溶菌酶在液态环境中的作用的机理。处于该研究的领先地位。
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200多篇,其中SCI\EI 100多篇,完成鉴定项目14余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5项,省级优秀论文奖8项。指导博士学位研究生7名,硕士研究生50多名,本科生毕业论文40多名,获得河南省优秀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参加了国家级名牌课程和省级名牌课程建设工作,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
代表论文
1.GPIIB/IIIA拮抗剂的三微构效关系研究药学学报2000,
2.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三微构效关系研究药学学报2000
3.维甲构效关系研究药学学报1999(2)
4.还氧合酶-2抑制剂三维构效关系研究药学学报1999(3)
5.还氧合酶-2抑制剂分子图形学研究中国药物化学杂志1999
6.药物穿透血脑屏障三维构效关系研究药学学报1999(2)
7.EVA应用于H2受体构效关系研究药学学报1999
8.还氧合酶-2抑制剂对接研究中国药物化学杂志1999(2)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屈凌波-郑州大学.屈凌波-郑州大学.2021-03-10
屈凌波.郑州大学.202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