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村镇为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下辖镇,位于北纬29°56′24″~30°3′6″、东经120°5′7″~120°13′32″,地处萧山区西南部、浦阳江南岸,东与临浦镇相接,南与河上镇接壤,西与富阳区以山为界,北与义桥镇相邻,是萧山区南部的中心,也是杭州南部重镇。其由原戴村、永兴、云石三个乡镇合并而成,是原区公所驻地。截至2022年11月,镇域面积62.8平方千米,下辖22个行政村、1个社区,常住人口达5万人。

戴村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湿润。境内低山丘陵和水网平原相间,西南部为低山、丘陵,地跨山地和平原两个的水文地质单元,森林覆盖率为65%。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起已有行政建制,于民国19年(1930年)改编为乡镇,于1985年5月正式改为建制镇,是“铁血团长”钟阿马、“巾帼英雄”沈佩兰等名人的故乡。

戴村镇视农业为传统产业,主要种植水稻、大麦、小麦等,山区还种植了番薯玉蜀黍属、蚕豆等杂粮。米业是戴村镇的第二大业,自民国初至抗日战争前,米店共有10多家。其商业也较为发达,民国时期的过往商旅多在此搭乘班船去杭州市等地,贸易往来密切。改革开放后,该镇的个体私营商业迅速发展,集镇商业与农村集市日益繁荣。2022年,戴村镇实现财政总收入2.9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68亿元,规上高新增加值4.96亿元,规上服务业营收完成17.5亿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3946.5万元。

戴村镇为全国环境优美镇、中国三清茶之乡,山水生态资源独具特色,省级石牛山森林公园、云石竹乡等景点坐落其中。境内分布着晋朝越窑青瓷窑址、明代千年古刹云门寺、明清古建走马楼等文物古迹,并拥有古法造纸、传统马灯、手工竹编等省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还打造了国家登山健身步道、骑行道、彩色林带和天然泳池,已被列入浙江省首批运动休闲小镇创建名单,每年都会举办山地芝加哥马拉松赛、山地越野赛、山地自行车赛等系列体育赛事。此外,戴村镇于2020年7月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历史沿革

镇名由来

据《萧山县地名志》载:“相传在500余年前,此地原为松树坟头(全姓)、仙坛里(谭姓)、董高园(董姓)、高墩头(高姓)4个小自然村,后戴氏祖先徙此创家,前4姓逐渐衰落。戴氏发族把4村并为1村,遂名戴村。”

建置沿革

民国三年(1914)《萧山县志》亦载有戴村村名。

民国十九年(1930)始称戴村乡。

境域内1951年为戴村、凌溪、振庭、白墅、马鞍乡。

1956年并为白马、戴村乡。

1958年为浦阳江、戴村公社。

1961年为永兴、戴村公社。

1984年改公社为乡。

1985年4月戴村乡改为建制镇。

1992年5月永兴乡并入戴村镇。

2001年7月24日,浙政函[2001]141号批复同意杭州市萧山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撤销云石乡建制,并入戴村镇。戴村镇辖51村、1居。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戴村镇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内重要交流枢纽的钱塘江南岸——杭州市萧山区西南部、浦阳江南岸,东靠临浦镇,西与富阳区以山为界,北与义桥镇接壤,南与河上镇交界,距省城杭州30公里,距萧山城区15公里,至杭州萧山国际机场20公里,离浙赣铁路线上的临浦站5公里。镇域面积62.8平方公里,镇中心位于北纬30°01′14″,东经120°11′29″。

地形地貌

戴村镇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西南部为低山丘陵区。主要山岭有云门寺山、船坞山、石牛山,镇域最高点船坞山主峰海拔744米。

气候特征

戴村镇属中亚热带气候,气候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水文

戴村镇东北为水网平原区,浦阳江从北部边境流过,永兴河纵贯其境,其支流七都溪自西向东流入永兴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萧山区内最大的高山水库—响天岭水库位于戴村镇,蓄水量达26万立方米。

山林资源

截至2013年,戴村镇拥有山林5.4万亩,孟宗竹为山林的主要资源树种。

行政区划

截至2015年,戴村镇下辖22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骆家舍村、尖山下村、方溪村、顾家溪村、枫桥村、青山村、沈村村、佛山村、马谷村、八都村、半山村、三头村、石盖村、上董村、张家弄村、石马头村、河杨湖村、南三村、戴村村、东风村、郁家山下村、永富村、中兴社区。镇政府驻后郑村。

人口民族

人口

2013年末,戴村镇人口3.8万。

截止到2017年,戴村镇人口41831人。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戴村镇常住人口为37135人。

民族

全镇以汉族为主。

经济

综述

2008年,戴村镇实现工企业总产值93.85亿元,财政可用资金1188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0963元。镇内企业身杭州市百强民营企业行列,名列第45位。农业经济建成了畜禽、林特、蔬菜、水产四大基地。

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亿元,增长15.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1亿元,增长28.5%;实现财政收入1.41亿元,增长31.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582万元,增长27.8%。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3950元,增长12.9%。一、二、三产的比例为5.6:67.1:27.3。

第一产业

2004年农业产值1亿元。逐步形成林特、蔬菜苗木、水产和畜禽四大基地。截至2013年,全镇有林特基地5000亩,蔬菜苗木基地5000亩,水产水面4000亩,畜禽年出栏1200000羽。共有各类农业企业20余家。

第二产业

戴村镇工业形成化工建材、五金机械、钢构、蚊香等主导行业,占全镇经济总量的80%以上。拥有浙江省名牌产品1只,区级名牌产品7只。2003年全镇实现工企业产值31.5亿元,实现利润1.44亿元,已引进各类企业30余家。2005年全镇规模以上企业达50家,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30家,实现工企业销售总产值45.6亿元,实现利润1.86亿元,全镇共有浙江省著名商标1只,浙江省名牌产品1只,杭州市著名商标3只,杭州市名牌产品1只,萧山区知名商号1家,萧山区名牌产品7只。

2011年实现工企业总值122.1亿元,增长21.2%;其中工业产值62.3亿元,增长9.3%;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48.23亿元,增长24.1%;实现工业利润3.18亿元,增长27.8%;实现外贸出口5000万美元,增长26%。龙头效应进一步显现。新增产值超4亿元企业2家,超3亿元企业1家,超1亿元企业2家。新增市级最具成长型企业2家、市级重点培育成长型企业1家、省级守合同重信用3A企业2家。招商引资进一步增长。完成协议内资1.95亿元,实到内资1.06亿元;完成协议外资804万美元,实到外资453.61万美元,

第三产业

戴村镇第三产业以生态旅游和商贸油品为主。镇内商贸油品龙头企业2008年实现销售产值52亿,成为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之一(第389位),获2008年中国民营石油企业十大最具影响力企业称号。2006年,到戴村旅游的客流量达20万人次,收入近1500万元。

文化

风俗民情

戴村云石马灯是数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一项传统民间艺术,在云石跑马灯传统里,从腊月初就开始作准备,主要是募集开办经费,召集制作艺人,购置材料开始制作。按照传统正月十三前必须全部完成制作任务。正月十三为上灯夜,这天下午马灯要举行“开光”仪式。举办马灯盛会一般要有红、白、棕、黑4匹高头宝马,12匹小马组成,还要加高照灯、狮子灯、背炉灯、黄罗伞这些大件灯组合,再配以“明镜高远,肃静违避”十字牌灯助威,队伍末端,还有12生肖的小灯把尾,在整支迎灯队伍里再穿插前、中、后3支锣鼓队敲锣打鼓吹喇叭,队伍的最前端用4支开道,整支队伍需上百人。

马灯队伍还被一些村、企业、户邀请去友情表演,比如一户人家邀请马灯为他们进门跑一跑,以示新年吉祥如意,这户人家在堂前摆着“香案”,水果、红纸包(钱包)等,所以有着“吃饱”马灯的说法,小马进屋时跑几个阵式,如长蛇阵、八卦阵等,前门跑进,往后门跑出,还有的人家要求到楼上去跑一跑,以示压压“邪气”。正月十八是跑马灯的最后一夜,叫“搞马浆”,所谓“搞马浆”就是把马灯身上和所有彩调剧上的纸全部撕下来烧掉,把各种灯的壳子留下来,到来年重新用新纸、绸再制作。

交通

戴村镇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捷,省道杭金公路穿越境内,杭金衢高速公路傍镇而过,戴村距上海港宁波港分别为190公里和160公里,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35公里,离浙赣线萧山火车站25公里,距省城杭州仅15公里。

社会

教育

戴村镇有中小学校、幼儿园共8所。

1997年9月,建占地33亩,投资300多万元的镇中学投入使用;1998年戴村镇通过省教育强镇验收。

戴村镇小2007年被评为浙江省红十字示范学校和杭州市唯一获得“全国红十字模范学校”荣誉称号的学校。学校2012学年有教学班24个,学生958名,教师53名,其中本科学历43名,专科学历10名。

2007年戴村中心幼儿园通过市农村示范中心幼儿园验收。2009年8月戴村成校被杭州市教育局、财政局、文明办、民政局等四部门认定为杭州市示范社区学校(分院)。

2013年11月戴村镇中心幼儿园云石分园通过省三级幼儿园验收。

2014年戴村镇中建成新校园占地78.1亩,建筑总面积25649.3平方米,绿化面积6654平方米,建设投入近1亿元。

科技

截至2005年,全镇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杭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萧山区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有国家级重点新产品2只,每年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在5只以上。

2015年新增国家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1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1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9亿元,增长12%,新产品产值增长率达到33%。

医疗卫生

1993年,省卫生厅批准设立萧山区中医骨伤科医院。1997年12月,投资1200万元的萧山市中医骨伤科医院建成投入使用。

2005年全镇职工新参加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分别达4690人和6500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34806人,参加率达98.6%。

基础建设

1996年12月,投资180万元改建的永兴桥、云响桥竣工投入使用,2005年,总投资3000万元的戴尖公路拓宽工程被列为区政府的重点工程之一、总长度为28公里的15条康庄道路均竣工验收。

2005年黄海标高25米以下的9个自然村全部完成了改水工程,黄海标高25米以上的19个自然村有11个已完成改水工程,全镇自来水普及率达99.47%。投入近100万新建了垃圾中转站和设置果壳箱,建成区绿地总面积达78.64万平方米。

城镇建设

2020年1月10日,戴村镇入选浙江省2020年度美丽城镇建设样板创建名单。

旅游

风景景点

获得荣誉

2007年1月11日,戴村镇入选第六批“全国环境优美镇”命名单位名单。

2021年4月,入选“2021年度浙江省美丽城镇建设样板创建名单”。

参考资料

行政区划·人口.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2024-03-28

最新批复!南片这个地方要打造成长三角山水人文健康旅游服务基地及杭州南部中心镇.微信公众平台.2024-03-28

戴村网、戴村镇官网、戴村镇人民政府.萧山网.2024-03-28

戴村网、戴村镇官网、戴村镇人民政府.萧山网.2024-03-28

杭州市萧山区戴村镇人民政府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2024-03-28

全国爱卫会关于命名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的决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健委.2024-03-28

萧山各镇街最新人口数据公布!这10年变化太大了.今日头条.2021-08-11

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名录.生态环境部.2025-04-24

254个!2021年度美丽城镇建设样板创建名单定了-浙江新闻-浙江在线.浙江在线首页.202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