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与谷类科学》创刊于1984年,是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管、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主办的特色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是中国作物学会大麦专业委员会与江苏省农学会专业技术性期刊。

办刊历史

1984年,《大麦通讯》创刊。

1985年,该刊以季刊稳定发行。

1988年,该刊更名为《大麦科学》。

2006年,该刊正式更名为《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2015年11月,网上采编系统开通。

2017年,该刊刊期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

栏目方向

《大麦与谷类科学》主要报道大麦、小麦、水稻、玉蜀黍属、高粱、燕麦、谷子等禾谷类作物的研究动态和科研成果。

《大麦与谷类科学》主要读者为从事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农业管理人员,农业专业合作社与农场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农业大、中、专院校师生等。

《大麦与谷类科学》设有综述、育种与栽培、生理生态、土肥与植保、良种良法、品种介绍、基地建设、麦芽加工等栏目。

组织架构

人员编制

据2019年5月《大麦与谷类科学》编辑部官网显示,该刊编辑委员会有委员40人、责任编辑2人。

现任领导

办刊成果

收录情况

《大麦与谷类科学》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等收录,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出版发行

据2019年5月6日中国知网显示,《大麦与谷类科学共出版文献3104篇。

据2019年5月6日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大麦与谷类科学》载文量为1638篇。

影响因子

据2019年5月6日中国知网显示,《大麦与谷类科学》总被下载117631次、总被引6227次;(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179、(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101。

据2019年5月6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大麦与谷类科学》被引量为3432次、下载量为14975次;根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该刊影响因子为 0.29,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第4424名,在农作物类(41种)中排名第32名。

荣誉表彰

《大麦与谷类科学》获得江苏省期刊质量一级奖、入选江苏省精品科技期刊项目。

投稿方式

投稿请登录该刊网站,注册后按网站提示投稿。该刊仅接受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投稿,请勿代投稿,投稿页面各项目请按照要求填写。投稿前,请确认论文作者、单位、基金项目,投稿成功后,以上内容将不能修改。审稿时间一般为30天内,特别优秀的稿件可加快处理。投稿后请注意登录该刊网站随时查询文章即时状态。

参考资料

大麦与谷类科学.中国知网.2024-04-11

附件: 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名单.doc.国家新闻出版署.2024-04-11